作者 | 陶朝欣 白明明 张校辉

单位 | 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

前 言

Castleman病(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该病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50000,临床上主要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根据淋巴结分布和器官受累部位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和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平安医院收治一名Castleman病患者,Castleman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重点了解不同表现的Castleman病诊断要点。

案例经过

患者4年前体检时发现贫血,未诊治,其后因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加重,于2022年12月底就诊本市某医院,查体: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cm×3cm。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检查:IgG 48.10g/L、IgA8.81g/L,免疫球蛋白轻链χ36800.00mg/L、免疫球蛋白轻链λ23600.00mg/L。骨髓象显示浆细胞比例增高,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骨髓结病理活检: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淋巴滤泡间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不除外浆细胞型Castleman病及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免疫组化:CD138(+),CD38(+),CD79a(+),Kappa(+),Lambda(+),Mum-1(+),CD10(生发中心+), CD20(+),CD21(fdc+), CD3(+), CD5(+),bcl-2(生发中心-),Bcl-6(生发中心+),Cyclin-Dl(个别+),Ki67(滤泡间区约30%)。病理外送北京第三方检验,病理结果:淋巴结Castleman病(颈部),浆细胞型。

给予甲泼尼松40mg d1-5,环磷酰400mg d1-2。随后给予每月一次,分别三次予以R-CVP方案化疗,(瑞帕妥单抗60mg d0,环磷酰胺60mg d1-2,长春新碱2mgd1,甲泼尼松80mg d1-5),患者颈部淋巴结、贫血改善不明显,遂调整治疗方案,每月一次,分别予以BCD方案化疗(硼替佐米2.3mgd1,4,8,11,环磷酰胺,500mg d1,4,11,地塞米松500mg d1,1,2,4,5,8,9,11,12)。

后予BCDT方案化疗,(硼替佐米2.3mgd1,4,8,11,环磷酰胺,500mg d1,4,11,吡柔比星20mg d2,地塞米松500mg d1,1,2,4,5,8,9,11,12) 长春新碱2mgd1,治疗后患者仍有贫血,双侧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需进一步治疗,于2023年11月底入住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入院后查体:轻度贫血貌,双侧颈部、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5cm×1cm,质韧,活动度可,无触痛。胸部CT示:两腋下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浅表彩超示:双侧颈部(右2.1cm×0.8 cm、左2.3×0.7 cm)、腋窝(右2.1cm×1.1 cm、左2.5×0.7 cm)、腹股沟(右3.2cm×1.0cm、左2.0×0.8 cm)淋巴结(部分增大,形态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血常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铁6 项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骨髓象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生化项目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免疫项目结果

案例分析

Castleman根据淋巴结肿大的区域及相关临床症状,经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可表现轻度至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部分患者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也可表现为典型的慢性病性贫血。

(2)骨髓象: 部分患者浆细胞升高自2%~20%不等,形态基本正常。

(3)血液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肝功能可异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升高,少数病人肾功受累,血清肌酐水平上升,血清免疫球蛋白呈多克隆升高的较为常见,少数血清出现M蛋白,血沉也相应增快。部分患者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及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尿常规: 尿蛋白轻度升高,如伴发肾病综合征,则出现大量蛋白。

本例患者,中老年男性,56岁,病初多处淋巴结肿大,贫血,经淋巴结病理确诊Castleman病(颈部),浆细胞型。并分别接受R-CVP方案,BCD方案,BCDT方案化疗,多次化疗后,患者仍有贫血,淋巴结肿大,入住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平安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根据实验室检测分析:

(1)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有轻度贫血,铁蛋白正常,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符合慢性病性贫血的特点。

(2)骨髓象浆细胞稍多见,约占3.5%,可见双核浆细胞,患者病初浆细胞数量较多,治疗后骨髓象浆细胞高于参考值范围,骨髓中会遇到浆细胞增多的病例,多见是浆细胞肿瘤,其次是浆细胞白血病,有时可能是有原发病引起的反应性浆细胞增多,Castleman临床上比较罕见,常常被忽略的是淋巴结病,以浆细胞增生为特征的Castleman,常伴全身症状。

(3)生化:丙氨酸氨基转氨酶107.1U/L增高,总蛋白58.6g/L减低、白蛋白33g/L减低、说明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肾脏损伤较为明显,尿素(Urea)12.02mmol/L增高,肌酐(Cr)118.4μmo l/L 增高,β2微球蛋白(β2MG)7.720μg /L增高,24h尿量2500增多,尿蛋白(UTP)542.9mg/L增高, 24h尿蛋白1.357 g/24h 增高,免疫球蛋白IgG 24.45 g /L增高。C反应蛋白12.88mg/L增高,红细胞沉降率70mm/h增高。其他检查均阴性(包括EB病毒DNA、巨细胞病毒DNA、人细胞病毒B19、人免疫缺陷抗体(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特异性抗体(TP)、乙肝五项均正常)。人类疱疹病毒-8(HHV-8),HIV阳性CD患者常同时合并HHV-8感染,该例患者初诊与复诊期间,未发现与HHV-8相关的临床症状及确诊实验,人免疫缺陷抗体(HIV)检测阴性,考虑是HHV-8阴性MCD,诊断MCD,患者符合两条主要标准及多项次要标准,结合临床表现、血液形态学,综合实验室检查可排除排除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

总 结

Castleman分型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透明血管型CD(hyaline vascular subtype of CD,HV-CD)、浆细胞型CD(plasma cell subtype of CD,PC-CD)及混合型CD(mixed type of CD),混合型CD形态特点兼具HV-CD及PC-CD的特征。临床分型根据淋巴结受累区域多少,以及不同临床症状,器官损伤的情况,将CD分为单中心型UCD,多中心型MCD,大多数UCD患者全身症状反应较轻。

多中心型MCD则表现多处淋巴结肿大,并伴全身症状和多系统损害,MCD则以PC-CD和混合型CD多见。如果患者HHV-8阳性,证明感染过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HHV-8阴性MCD患者,又可进一步分为无症状性MCD(asymptomatic MCD,aMCD)和特发性MCD(idiopathic MCD,iMCD)。

诊断Castleman病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确诊不同的类型和阶段。Castleman病的治疗: 单中心型CD患者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多数患者可通过完整切除受累淋巴结而得到治愈。多中心型CD治疗可根据患者不同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合并HHV-8感染的病例,需要联合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Lang E,Rhee FV.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An update in diagnosisand treatment advances.Blood Rev.2023 Dec 5: 10.1016/j. blre.2023.101161.

[2] 中国Castleman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42(7) : 529-534.

[3]聂金琳,张浩然,陈长顺,等.Castleman病三例,临床外科杂志,2021,29(2):199-200.

[4]周雪筠,袁虎,陈雷,等.鼻腔鼻窦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3,29(3):77-80.

[5]覃川,高如新,王新兴,等.腹膜后门腔间隙单中心性Castle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2):133-136.

[6] Zhang L,Li Z,Cao X,et al. Clinical spectrum and survival analysis of 145 cases of HIV-negative Castleman's disease: renal function i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Sci Rep, 2016, 6:23831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