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后院失火”,美联储再传投降声,中方瞅准时机发起反制,马斯克预言美元结局,中美金融战要落幕了吗?

美国大选前夕,拜登政府在中美关系上持续发力,试图以对华强硬提高自身支持率。除了在经贸领域制裁中企、对中国钢铝产品和汽车行业进行打压外,美方还再度收紧对华芯片管制,撤销了美企英特尔和高通对华为的半导体出口许可证,结合美方频繁鼓吹的“产能过剩”问题,不难看出拜登政府的各类举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打压中国产业为目标,维护美企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从而获取美国工人阶层的支持,为自身的竞选获益。在这种局势下,拜登政府却“后院失火”,在长达两年高利率下,美国的通胀指数仍在2%以上,对此美联储再度传出“投降声”。5月6号,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很可能是降低利率,这意味着美国的金融战或将无果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美国的经济状况来看,拜登政府借打压中国来利好美企的做法并不明智。一方面美债已经突破35万亿美元,在高额的利息压力下,拜登政府的财政赤字只会更加恶化,对中国产业的打压,既不能迅速扭转美企的营收,又不能解决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困局,反而会迎来中国的有力反击。近期中国在抛售413亿美债的基础上,再度减少了44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同时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4月份再度增加6万盎司,对美债的销售和美元霸权造成了直接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美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美联储不但没有发挥稳定经济、调节市场的作用,反而滥用美元的支配地位,对别国实行无理制裁,把美国推到了全世界的对立面。美联储在疫情时期滥发美元的做法,是美国通胀高企的根本原因,在美国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美国影响力日益下降的背景下,美联储对基准利率的“迷之操作”,既没有达到美元“收割”的效果,还增加了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如今美联储兵败如山倒的结局是咎由自取,而中方瞄准其痛点的有力反击,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美国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表示,如果美国不处理国债问题,那么美元将“一文不值“。这句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各界对美国经济的普遍担忧,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预测,称美国债将在2024年超过该国GDP的123%,并且在随后几年持续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近134%的水平。如果预言成真,到了那个时候美国或将首次出现债务违约,全球金融风暴也在所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美国而言,经济发展没有捷径可走,相互尊重、务实合作是唯一正道,指望收割别国为美国“续命”只会反噬自身,中方的反制已经说明了问题,未来这种斗争大概率会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