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物图真》

黄格锋 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词

刘巨德

鸢飞鱼跃

山野里

山林气

养心养逸

赤树青叶

东南西北照大地

松为阳

柳尚阴

黑水白山

万物齐同

菩提树上

洗净灰尘

至诚无息

象罔梦

林鸟虚清

艺道中

刘巨德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物图真》目录

骋目游心入画理

中国绘画及其艺术精神源远流长,亘古而更新。从笔墨纸砚的工具材料,笔墨运幄的章法气度,到画理、审美境界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及文化个性。代代承续的中国绘画艺术具有自身的“工夫”系统,中国绘画的“工夫”集实践智慧、技艺与精神境界为一体,是形而上下的合一。

国锋专注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他本科毕业于清华美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硕士阶段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深研中国画传统,此后重返清华美院绘画系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的绘画创作喷涌而出,绘画冲动一发不可收,在读期间他两次举办个展,多次参加群展。他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灵动隽秀,一股活泼泼的山林气。尤其可贵的是,在读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投入清华的人文课堂,研习易经、老庄思想、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近现代思想史——他在中国古老的哲学和人文思想中寻觅绘画的活水源头。入学后不久,他就提出了自己博士研究的课题与方向,以“工夫论”哲学思想观照中国绘画的艺术思维与实践。对他来讲,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是命题,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寻问与解题。

他在绘画上深研“古法”,辨识“古意”。在深入传统的过程中,他对董其昌的“仿古”和王时敏的“趋古”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趋古”的中国绘画,不是与古为徒,图习笔墨程式,陈陈相因,而是在笔墨痕迹中辨识古人怀抱自然的心迹,所谓“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世时变迁中,自然与生命的体悟是中国绘画永恒的主题,一轮明月照古今,山川日月是恒久的,而人的生命感受和体悟则是流动变化的,生命气象幻化万千。

国锋通过对中国画的“工夫”研究,认识到“工夫”与“天然”的关系。得之“天然”的绘画,正是中国画精深的“工夫”旨归,既要面向自然,进入山林之中,又要出于山林之外,浑然天成。石涛说:“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游于自然山川中,蒙养我胸中的“真元”气象,“与元化游”,始得天然。

国锋将自己的画作与论文合集出版,是对自己研习中国画的一次阶段性梳理与小结。他勤学敏思,对中国画的“工夫”体悟良多,这些既体现在他的文思中,更显见于他的绘画实践中。笃行致远,必有所成,祝贺国锋!

周爱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蒹葭苍苍-70x140cm-纸本设色-20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尽藏-97x180cm-纸本设色-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岭野松-70x70cm-纸本设色-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木-70x70cm-纸本设色-2020

以古为新

——黄国锋画评

黄国锋同学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虽然国锋同学已毕业多年,但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就读研究生期间,认真刻苦,笃实好学,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有着极强的自律能力。这使得国锋同学对于传统的中国画有着深刻的见解,并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国锋同学不仅局限于花鸟画的学习,同时也对山水画有着极大的兴趣,他深谙“以古为新”的道理,深挖传统,潜心学习宋元山水,每每有所心得,总是兴奋地与我探讨。所以我鼓励他在保证学习花鸟画的同时,也争取在山水画的创作上开辟一片新天地。

自从国锋考上清华美院的博士之后,在清华美院刘巨德先生与周爱民老师以及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其画风有了空前的突破。我也对他在绘画上的成长感到欣慰,国锋现在已然成为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国锋在对山水画和花鸟画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将二者相结合,别开生面,可谓“妙极自然,宛若天工”。

同时,国锋还将对故乡的浓厚情感融入画中,如家乡的竹子、乡间的野树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国锋都细心留意并记录下来,与石头、禽鸟有机地结合在同一环境中,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他在探索自己创作中不断前进的一种精彩呈现。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甚至是儿时的环境中寻找自己创作的素材是非常可行的,这也为很多青年学子找到一条很有价值的绘画思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留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有时最美的东西可能就在我们眼前,或者在儿时的记忆以及乡土乡情里。无论远行何方,我们都应牢记养育我们的故土和一开始学画的初衷,这样我们的绘画道路才能走得长久,走得稳当。国锋就在这样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语言,我希望他能继续扩大优势,并向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衷心地祝愿黄国锋同学,同时也祝愿莘莘学子,都能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王德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硕士、博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芒草-70x70cm-纸本设色-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山春雨-48.5x48.5cm-纸本设色-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木丰碑-66x33cm-纸本设色-2023

笔端造化 发轫于心

——黄国锋的绘画之路

艺术家处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繁杂而多变。他必须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汲取充足的养分,促进创作,同时又要深刻反思,认识自我,使最为优势的艺术特质得以张扬,所以,艺术道路的选择是非常需要智慧的事。黄国锋是当下新一代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他的绘画反映出他对于时代生活、艺术格局与自我个性的成熟思考。

黄国锋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秋季花鸟写生课上的学生,他的感悟能力较强,从枣庄回京后他将写生作品整理成“古木秋暝”集。之后的六七年,他和我保持往来,潜移默化间他的花鸟画受到我的影响,大体来说是一个从精工描摹向写意表现的自觉过程。

读研前,国锋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打磨出良好的造型基础与临摹能力。为探索中国古典绘画的精神,他从已经画得不错的工笔人物画转向传统山水与花鸟画的临习,夯实了传统笔墨功底。他在西洋画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又学得一手纯正的仿古山水,同时还兼通写意花鸟画之法。在当代中国画分科教学的背景下,能精擅人、山、花三科格法的学生并不多。然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画史上向来不乏基本功与技术精良的画家,但能有所突破与建设者却少之又少。对于自身的绘画路径,国锋有着理性、自主的思考与判断,他一边继续钻研古典绘画,一边探究水墨的当代转向。因两条腿走路的缘故,他的绘画同时拥有两种不同样貌。在传统绘画上,他坚持传统绘画的画法与程式,不做太多的改动,力求精深;在水墨创作上,他受导师刘巨德先生、周爱民教授的影响,践行清华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中西融合的路线,走出传统的绘画样式,追求精神表现与个性张扬。后者具备学术性与实验性,也是他近几年主要的努力方向。他以传统写意画的笔墨为语言基础,描绘他故乡粤北的山野景物,墨色交融,呈现出装饰性的画风与野逸的审美取向。他的水墨新变以中国传统绘画为本位,注重传统笔墨本身的审美与表现力,参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画面构成方法,从冲突中获得了平衡。在从传统向水墨当代的转化上,国锋敢于打破藩篱,显示出他在艺术上的探索能力。

艺术家贵在独立思考,不趋同于时风流俗。国锋近年的绘画取象于他的山村生活经验,深山古木、怪石杂草、飞禽走兽皆出于个性之眼。在画法上,他综合了传统山水、写意花鸟与西画的素养,表现为他对画面复杂关系的处理与精微的笔墨表达能力,是笔墨、形式与审美的自觉。作品的名称和画中的形象承载着国锋对中西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思考,在诗意的画面中暗藏巧思。其中,他的“木材”系列作品与莫兰迪的静物画颇为道合,凸显出他的洞察力与审美才能。此外,国锋引哲学工夫论入绘画研究,足以看出他对绘画史的个人思考。假以时日,相信国锋在水墨上会造化出丰厚的果实。

阴澍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美术与书法系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山秋静(仿王石谷)-180x79cm-纸本设色-20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范宽《溪山行旅图》-220x110cm-纸本水墨-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木秋冥-138x69cm-宣纸水墨-20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物图真》

黄格锋

中国书籍出版社

简装可平铺 16开 240P

ISBN:9787506897372

设计:私享书坊

印刷:艺堂印刷(天津)有限公司

定价:168.00元

【编辑推荐】

黄格锋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他的绘画反映出他对于时代生活、艺术格局与自我个性的成熟思考。

此书为黄格锋2011年本科以来的学习总结,包括造型基础、古典绘画研习、水墨创作与读书思考,全方位地展示了他近13年的思与行。黄格锋在考前班就已习得良造型基础,在本科阶段他历经了向中国画基础的转型。他有意识地先夯实了传统笔墨功夫,其后在师古人、师造化与寻自我的路上摸爬滚打。近年,黄格锋受导师刘巨德、周爱民教授的影响,他的水墨创作喷涌不息,他以粤北风光为对象,将传统笔墨与清华-中央工艺美院的装绘传统相融合,走出了个性化的水墨之路。艺术道路的选择是非常需要智慧的事,《格物图真》记录了黄格锋各阶段的面貌与关系,为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的经典案例。

【实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页版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格锋(黄国锋),1992年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和平县。

2011-2015年本科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5-2018年研究生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生;

2021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攻读博士学位。

展览履历:

2012年冬,作品《故乡山水》 《孚光》参加第二届材料节清华美院学生优秀作品展。

2013年春,作品《得意忘形》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

2013年冬,作品《榕树》《夜花》参加壹梵798“自心流露”清华美院铜版画交流展。

2014年春,作品《荷塘掠影》《文字雨》入选“春天来了”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四届“爆破”优秀作品展。

2016年

参加“画道文——刘万鸣师生作品展”,山东淄博,云龙美术馆。

参加惠州博物馆“东江画派——走进客家经典”采风写生作品展。

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6金秋扇面作品展”,作品《秋山渔隐》被研究生院收藏。

2018年

参加“集斯为美”中国画精品展,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参加“新时代·学院风,学院新锐艺术家提名展”,第4回清华美院站,北京华方艺术中心。

2019年

参加“呦呦鹿鸣——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北京新闻大厦艺术馆。

参加“对话——河源市优秀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河源市图书馆。

参加第22届北京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

参加“清风入怀”荣宝斋重点推介青年画家扇面作品展,艺荟美术馆。

2020年

入围“青衿计划2020”,中国美术馆。

作品《春雨》参加“筑梦计划 美绘梦想”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1年

参加“续写春天的故事——新时代书画名家邀请展”,深圳,泓岭美术馆。

参加“花开盛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

参加“丹青写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展”,深圳,泓岭美术馆。

参加“祖国万岁 千里婵娟——诸城市‘庆中秋迎国庆’书画邀请展”,山东,诸城市博物馆。

参加“2021中国书画新锐展”,江西,镜堂艺术馆。

2022年

作品参加“灵气所钟——山东临朐红丝砚历史文化展”,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作品《秋亭嘉树》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

“数风流人物——功勋模范主题绘本丛书”之《陈红军: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主创团队成员之一,中宣部、中国文联。

参加“喜迎党的二十大,履职尽责促发展”主题书画展,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3F展厅B。

参加“闻道勤行——美术学博士生七人展”,北京,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

2023年

“古意——黄格锋中国画作品展”,北京,拾箴美术馆。

“四月天·山林——廖懿琪、黄格锋双个展”,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参加“守正创新——刘万鸣、王德芳师生作品展”,河北,沧州美术馆。

参加“瓜瓞绵绵——重庆当代小幅作品收藏推广计划”,重庆,金山意库。

参加“全国美术学院毕业优秀作品邀请展”,深圳,深圳青年美术馆。

参加“永定华滋 水墨传奇——当代书画家作品展”,河北,固安荣宝斋生活馆。

参加“守正创新——刘万鸣、王德芳师生作品展”,东莞,岭南美术馆,作品《寂照含虚空》《远古》被馆藏。

参加“美院青年艺博会”,上海,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号罐。

参加“IYAC Kyoto 国际艺术交流展”,东京,京都市国际交流会馆。

论文与作品发表:

2017年,黄国锋,《榴园写生》发表于《美术观察》2017年第6期,美术家栏目作品选登,第104页。

2021年,阴澍雨,黄格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广生谈毛笔的制作工艺与当代传承》发表于《美术观察》。2021年第7期,美术家栏目案边点滴,第108-113页。

2022年,黄国锋,《浑沌美神的呼唤——刘巨德专访》发表于《美术观察》2022年第4期,美术家栏目时代人物,第97-102页,第161页。

2023年,黄国锋,《秋风起兮》发表于《人文天下》2023年第10期,美术观察栏目,封面三。

2023年,黄国锋,《文人山水画的超越精神》发表于《书画世界》2023年第11期,经典栏目,第4-11页。

2024年,黄国锋,《得于心而形于笔——黄公望的绘画工夫论》发表于《文化月刊》2024年第1期,艺海栏目,第178-183页。

出品人·主编:王成业

学术顾问:阴澍雨 学术主持:刘大石

展览策划丨图书出版丨媒体传播丨书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