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4年,随着北京医院内一声哭嚎响起,五千年封建时代中的最后一位皇姑,永远离开了人世。

这位皇姑,就是爱新觉罗·韫欢,末代皇帝溥仪的小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韫欢一生历经大清朝,民国,伪满洲国,新中国等多个政府,人生经历堪称曲折。最终在新中国时期,终于当上了哺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教师,兢兢业业一辈子,直至终老。

临去世前,韫欢留下一句遗言,说出了溥仪一辈子都没敢说出的心事。

那么,韫欢到底说了什么?

大清格格

在晚清一众格格中,韫欢的身份绝不算低。她的祖父当年靠着支持慈禧太后,得到了醇贤亲王的封号。父亲载沣不仅继承了王爵,还一手推动了长子溥仪继承大统,成了大清最后一位摄政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韫欢,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只是,造化弄人。

韫欢出生时,已经是1921年。此时清帝已经退位许久,父亲载沣更是从尊贵的摄政王,变成了亡国贵族。

虽然家中仍有底蕴,足以支持韫欢过上平常人望尘莫及的大小姐生活,但日子终究还是一天败过一天。

作为政治人物的家属,小小年纪的韫欢虽然什么都不懂,但随时都有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

当时,清廷死而不僵,不少遗老勋贵们都在暗中想办法复国。而父亲载沣作为末代皇帝的亲生父亲,又是曾经的摄政王,自然就成了这些人推举首选。

好在载沣已经认清现实,知道清廷气数已尽,再折腾下去,不仅不会有结果,反而会惹来杀身之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躲避政治纷扰,他只是安心带着几个儿女过自己的小日子,绝不过问外界是是非非。

尽管不愿再出仕,但载沣仍然十分关心儿女们的教育问题。韫欢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学习读书识字,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在那个睁眼看世界的时代,父亲还专门请来外语老师,教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学习外语,接受西式教育。

就这样,在浓浓书卷气陪伴下,韫欢一天大过一天。

只是,在那个反帝反封建浪潮极为汹涌的年代,即便载沣不愿意找事,事也会主动找上他。

1924年,军阀冯玉祥打进北京城,一把撕了《清室优待条件》,并将所有居住在紫禁城内的皇族成员们,全部驱赶出去。

借着这次机会,韫欢总算见到了传说中的皇帝大哥。见面时,溥仪虽然已经不是皇帝,但仍然穿着皇帝才能穿的龙袍。父亲虽然也不再是摄政王,但看到大哥后,仍然以臣子之礼下跪磕头。年幼的韫欢被姐姐们按着,一起给这个大哥行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溥仪并没有就此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而是跟着日本人去了东北,随后又去了日本,密谋筹划所谓的伪满洲国。

期间,溥仪也曾写信,邀请父亲载沣带着全家一起过去。但载沣明白日本人打的什么主意,看到信后嗤之以鼻,坚决不肯去东北做人质。

就这样,韫欢跟着父亲一起,在北京城长久生活了下去。

失去了《清室优待条件》的限制,再没有人给醇亲王府发放俸禄,王府内的日子一天差过一天。

但即便如此,载沣仍然没有放松对儿女们的教育,常常省吃俭用,给孩子们买好书,请优秀先生。

在书中,韫欢逐渐了解到了革命思潮,了解到了女性独立。

但真正激起她对旧社会不满的原因,还是大姐之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生飘零

2004年,中国最后一位格格韫欢去世,临死前,她说出了溥仪一生都不敢说的话。

年幼时的韫欢,并不理解所谓的“皇权”和“复国”究竟是什么意思。稍微长大一点后,懂得这些东西了,清廷却已经倒塌。

1925年,韫欢遇到了一件大事。17岁的大姐突发急性阑尾炎,痛的死去活来。那个年代,西医已经在有钱圈子中普及,韫欢当然知道,这种病不是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就能彻底解决。

但一辈子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大姐,却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毁伤,所以坚持不同意做手术,最终在剧烈疼痛下生生被折磨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大姐如此凄惨的死状,年幼的韫欢心头无比震撼。也就是从这时起,她彻底看清了旧社会吃人的真面目。如果没有旧社会流传下来的那些糟粕思想,大姐怎么可能会被这么点个小病夺走性命呢?

自此之后,韫欢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打破旧时代旧观念,做一名新时代女性,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后来,在报纸上看到大哥溥仪与嫂子文绣离婚的通告后,她顶着全家的阴郁,不断夸赞文绣敢于斗争,是自己的好榜样。

同时,已经有了基本知识储备的她,也明白自己大哥在东北搞得伪满洲国,不过是日本人扶持起来的一个伪政权而已。自己那个看上去还算风光的大哥,也不过是日本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对于大哥的选择,韫欢不去做过多评价。但她心里门儿清,伪满洲国不可能成气候。她要做的,绝不是像某些所谓的遗老一样,上赶着到伪满洲国去给日本人当傀儡小丑,而是继续读自己的书,将来为国家培养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打破了她一切人生规划。

在无情炮火下,曾经的皇室格格,也不得不和所有人一样,狼狈躲避战火,颠沛流离于各大城市。连稳定的生存环境都没有,更遑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

直到时间来到1945年,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这种日子才终于到了尽头。

收到日本投降消息的当天,压抑了半生的韫欢再也顾不得形象,又跳又叫,泪流满面,激动到无以复加。而平日里对她言行举止看管甚严的父亲,也头一回没有再阻止她的“不体面”行为。

抗日战争结束后,韫欢一家跟着父亲又回到了北京城。这一次,迎来了短暂和平的他们,终于有了实现梦想的时间。

四哥溥任在王府内开办了一所“竞业小学”,为北京城孩童们提供教育机会。起初,因为资金困窘,小学迟迟筹办不起来。四哥溥任急的到处想办法,曾经的摄政王父亲也拿出了家里仅剩的家具,用来充当课桌,还主动帮忙抄写书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小学好不容易召开,韫欢终于等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学习了一肚子知识的她,首次站上讲台,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部传授给孩子们,并希望他们能利用这些知识,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后来,在教书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的她,还给自己改了个汉人名字,就叫金志坚。通过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她对自己人生信仰的坚定。

安度晚年

2004年,曾经的清朝格格,新中国的优秀园丁金志坚离世。临死前,她说出了溥仪一辈子都没敢说出口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站上讲台后,韫欢就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在仔细观察过学员性别后,她发现来这里读书的大多都是男孩子。当时很多人还秉持着老旧观念,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书,所以并不送女孩儿上学。

为改变这一现状,韫欢下定决心,要创办一家女子学校,专门为女孩子传授知识。

1948年,在父亲和哥哥的支持下,“坚志女子职业学校”正式开始招收学员。这是一所可以为女孩子们提供知识和梦想的学校,也是韫欢体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韫欢还在学术交流中,无意间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先进男青年,乔弘志。

乔弘志也是老师,和韫欢拥有相同的教学理念。在共同思想指引下,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幸福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看到韫欢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后,并不计较她清朝格格的身份,大方为她提供了更高的教学平台。自此,韫欢和乔弘志两人,就成了教育战线上,一对儿互相扶持,互相前进的好战友。两人携手共进,为祖国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学子。

只可惜,平静的日子没能持续太多年。1960年,乔弘志不慎身染重病,遗憾离世。此时,两人所生的三个孩子都还没有长大。

丈夫离去,韫欢当然悲痛难耐,但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处理好后事后,她擦去所有泪水,再次站上讲台,向孩子们耐心细致的传授着知识。工作之余,还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三个孩子身上,一力撑起家里家外。

往后余生,还算年轻的韫欢虽然没有过多提起丈夫,但任谁都知道,她对丈夫情深义重。因为,为了坚守两人的爱情,韫欢此后再没改嫁过。

这种日子一走就是19年。当时间来到1979年时,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韫欢,终于正式退休,过上了安静的养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闲不住的她并没有就此荒废余生,而是以返聘老教师的身份,继续站在讲台上讲课,直到再也讲不动为止。

时间一晃又是许多年。2004年,已经83岁的韫欢,再也拿不动书本了。身患癌症的她,在人生最后时光,终于将埋藏在心底几十年,一直没有对外人说过的话说了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家族是历史的罪人。我这辈子还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这是我最大的荣幸。

身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韫欢能说出这种话,足以证明她已经被新社会所感染。这是她那位曾经做过皇帝梦的大哥,一辈子想说,却埋在心底始终不敢说的最真挚语言。

2004年,满清最后一位格格,也是五千年封建文化中,最后一位皇姑的韫欢与世长辞,享年8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