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对于任何一家餐饮企业来说都是重中之重,保障食品安全是商家的职责所在。国际知名上市餐饮企业海底捞,在食品安全、服务、品质等方面是行业的佼佼者,备受顾客的信赖。但在今年3月份,北京平谷一海底捞门店却被曝出在麻酱调料中吃出了玻璃渣,不仅如此,海底捞门店负责人在过滤麻酱缸时,也发现了玻璃渣。

海底捞当即对这桌顾客免单,并赔偿了2500元。随后海底捞食安工作人员就门店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排查,却发现此件事海底捞却是“受害者”,该顾客恶意“碰瓷”:顾客在小料台拿碗时,“自导自演”将玻璃渣放入调料碗,并恶意在调料桶投放玻璃渣等危害食品安全的物品。

随即海底捞门店负责人报警处理,在调查后发现,4名嫌疑人5个月时间先后在北京多个区域的海底捞门店,以相同手法作案,累计敲诈金额达1万多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对于食品安全,海底捞是零容忍。在发展的30年时间里,海底捞通过制度、体系、工具等多维度建设,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对于供应商的食品安全质量,海底捞也高度关注。从严控升级到帮扶,对供应商实现赋能。2022年以来,海底捞已帮扶数十家供应链企业,帮助战略供应商导入精益管理,优化各流程环节。

在借助数字化高效管理食品安全问题方面,2023年10月,海底捞成功启用了全新的“主体责任制”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上线标志着大中华区运营的所有海底捞门店,已实现日常、周度以及月度自检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这套数字化系统将对食安信息做识别、分类和归集,并以“数字食安驾驶舱”模式,呈现海底捞门店食品安全数据的趋势与突出问题预警。

近年来,不少餐饮商家都有过被敲诈勒索的经历。犯罪分子“吃定”餐厅经营者担心曝光食品安全的心理,故意制造食安问题,要求赔偿。警方也呼吁各餐饮商家,在坚守自身食品安全规范同时,也要向像海底捞一样,绝不容许敲诈行为,维护行业秩序,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