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总院)是中核集团所属的核行业专业智库研究机构,2019年由5家传统科研事业单位整合组建而成,2020年成立公司一体化运行原有事业单位业务,原事业编制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重新定岗定薪,事业费与个人脱钩,新进人员一律进入企业编。2023年,为解决干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事业单位人员思想偏保守、人员改革创新动力不足等难题,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历时29天成功推行本部全员竞争上岗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全面实施干部公开竞聘、员工双向选择。专项实施后,总院干部职工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精神状态更加昂扬、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为打造世界一流智库奠定了良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层推动谋划论证方案,

确保方案切实可行

总院党委高度重视全员竞争上岗专项工作,将其视为总院转段进入“行业总体院”新阶段后重要的改革大事之一,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一环,更是“总院抓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一是高位推动、专班推进。总院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分管改革的副院长和纪委书记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开展顶层设计、竞聘评议、考察调研、沟通协调,一体推动专项工作。总院党委火线指挥、靠前决策,共召开12次党委会研究审定专项工作,全力推进专项实施。二是科学论证、谋划方案。在中核集团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专项工作组反复推敲论证专项方案,并专门组织分析研究专项重点难点问题,精心测算模拟,以“沙盘推演”识别可能风险,有针对性确立详细应对预案,确保专项顺利实施。三是广泛宣贯、统一思想。多平台发布竞聘文件、全面宣贯方案,主要负责人亲自动员,确保全院员工应知尽知。干部竞聘参与率高达64%,岗位平均竞争人数4.3人,部分岗位竞争人数达10人以上,干部员工高度认同专项工作,参与热情远超预期。

创新干部人才选拔机制,

保竞聘公平公正

总院突破旧有模式、多措创新,将专项工作分干部全体起立、公开竞聘和员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两个阶段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创新人才选用机制。总院本部实施管理干部全体起立,一次性拿出86%的本部管理岗位公开竞聘。改“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确保遴选出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二是提前分流化解改革阻力。竞聘前充分沟通,对于符合超龄、健康原因、考核末位等条件的干部实施退出,开展竞前干部分流极大化解改革阻力。三是科学设计机制确保公平公正。总院组织人事部门人员严格按规定予以回避,委托第三方支持机构具体实施,并聘请外部专家共同参与考评。总院负责同志带队考察干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纪委书记接访,接受全院监督。定制开发“全员竞争上岗申报信息系统”,竞聘全程在线、全员可见,确保监督不留死角,专项全程实现“零举报”。四是实施全员任契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所有党委管理干部均按竞聘前所揭榜单目标签署“两书一协议”(任期考核责任书、年度考核责任书、聘任协议),所有上岗员工签署岗位责任书,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层级覆盖。

锚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确保成效达成预期

专项覆盖总院本部全部员工,涉及人员岗位多、工作环节多,工作量巨大。总院精心组织、紧凑实施,公开竞聘专项仅用24天,员工双选专项仅用5天,达到了专项工作预期目标。一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整合业务、压减机构、压缩人员,管理机构数量缩减10%,管理人员编制压减20%。干部队伍结构快速优化,对比干部竞聘前后,总院管理人员平均年龄降低3.7岁,40岁以下的占比达到54%,提升了19个百分点。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突出、善于管理的员工走上领导岗位,一批极具潜力的管理能手和科研尖子成为后备干部。二是能下能降能出形成共识。干部竞聘后,一批现职干部主动退出领导岗位,一批干部竞聘失败、退出领导岗位,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下”。新聘任管理人员“人随岗变”,均按新岗位兑现薪酬,薪酬与绩效硬挂钩、强联动,真正实现薪酬“能降”。员工双选重点识别出不胜任人员,实现事业编制员工退出突破,总院“不养懒汉、无处可躺”已成为共识,真正实现员工“能出”。三是员工团结奋斗蔚然成风。总院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有效推动人才内部流动,人岗匹配度明显提升。将智库建设总体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紧密绑定,干部职工干劲更足、热情更高,普遍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全院上下打造世界一流智库的热情空前高涨。

深改进行时 | 中核铀业:实施“四优两高”系统性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投稿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责编 | 邢泓琳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