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十一月,原东北野战军被整编成第四野战军,司令员还是之前的林总担任,政委也是他的老搭档罗荣桓同志担任,参谋长是萧克,政治部主任是谭政。

新成立的第四野战军,共下辖12个主力军,其中的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1军,还有第43军是军纪最严明,也是最能打胜仗的五支劲旅。在解放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区的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为促进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世人也将这五个军,称之为四野的五大主力军。

与此同时,这五个王牌军的首任军长,也都是四野战争史上的百战之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8军的首任军长是开国上将李天佑,他是广西临桂人,因受到百色起义的影响,正式投身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天佑是红三军团的主力师长,因作战勇猛,深得彭大将军的器重。

抗战时期,李天佑是115师的主力团长,第343旅副旅长,代理旅长。1939年,李天佑与刘亚楼,还有卢冬生共同远赴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李天佑经过几番周转,终于于1944年回到延安。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挺进东北,至此,他成为林总麾下的一位猛将,因为作战勇猛,在1947年五月,李天友接替万毅成为第一纵队的司令员。而这支部队就是第38军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9军首任军长是开国上将刘震,他是湖北孝感人,是一位从红25军走出来的勇猛之将。刘震很是幸运,因得到黄克诚将军的欣赏,在他挺进东北后不久,就成为第二纵队的司令员。要知道,这个纵队从成立到改编成第39军,司令员一直是他。从这也能反映出,刘震的战术指挥能力很强。所以,他一直担任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

第40军的首任军长是开国上将韩先楚,他和刘震一样都是来自红25军。不同的是韩先楚将军没有刘震那么幸运,一到东北就成为纵队司令员。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韩先楚将军在解放初期,是任职第四纵队的副司令员,而他能够脱颖而出受到野战军司令员林总的重用,是因为在新开岭战役中力挽狂澜,消灭国军劲旅千里驹师。至此之后,韩先楚将军的军旅生涯迎来转折点,成为东野第三纵队的司令员,领导该纵队在东北战场上打出旋风军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1军的首任军长是吴克华,他是江西弋阳县人。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吴克华任职第四纵队的司令员,但由于在某一次的战斗中,吴克华指挥失误,导致战役的失败,因此受到总部的处罚,第四纵队司令员一职改由胡奇才接任。这位是一员猛将,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率领第四纵队打了几场漂亮的战役,让该纵队名声鹊起。但是,长期奋斗在第一前线的胡奇才,最终病倒前线。

这样一来,第四纵队司令员一职又是吴克华担任。在胡奇才将军的身体得到恢复后,他再次回到第四纵队改任副司令员。在著名的辽沈战役中,两位猛将,共同指挥第四纵队在塔山阻击战中一战成名。

1948年十一月,第四纵队改编成第41军,吴克华任军长,胡奇才任副军长,两位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都是获得了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3军的首任军长是洪学智,他是安徽金寨人。这位名将的军旅生涯早期,并非是担任军事主官,而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他能够成为铁军第43军的首任军长,也算是一位转型比较成功的名将。

其实,洪学智是一位能力很全面的将领,除了可以带兵打仗,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着全能之将的美称。他在建国后的1955年是获得了上将军衔。

四野的五大主力军长,只有第41军军长吴克华是中将军衔,其余四人都是上将。虽然,其中的韩先楚将军起点低,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发展非常好,遥遥领先于其他几位军长。

其实,韩先楚将军在建国后,职位的变动并不是很大。自1957年任职福州军区司令员后,他就长期镇守祖国的福建地区,防止对岸的蒋介石,是我军战争史上,任大军区司令员期限最久的开国上将之一。

在1980年,韩先楚将军现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后,他调京任职,成为副国级的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学智应该是成就最大的一位,任职总后勤部部长。虽然,在那个特殊年代,他受到了牵连,职位被一撸到底。等他回到部队主持工作时,再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同时还是总后勤部的政委,军委副秘书长,成为80年代国防建设的骨干力量。

1988年九月,还在军中担任要职的洪学智,迎来他人生中第二次授衔,再次获得上将军衔。

1990年,洪学智当选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成为副国级的开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