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嘉宾是来自北京观韬中茂(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伟韬律师。

引言

2021年3月6日,青若向我约稿,我答复同意,但需再沉淀一下,争取21年底供稿。那时,我刚从中伦离职、进入观韬中茂。独立律师之路到底如何走,我仍需思考。这一沉淀,就是三年。

5•4青年节之际,导师黎江虹老师和同门兄弟姐妹在群中互道祝福、互相鼓舞,青年之热血沸腾心中,故决定立即着手写作本文,以作阶段性总结,也希望个人思考能与同仁产生共鸣。

扫码投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常听到有人批判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相差太远,一直不敢苟同。我始终认为,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不存在脱钩一说,相反,学术研究、论文写作与案件办理的底层逻辑是一脉相承的,尤其体现在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上。事实上,我也受益于此。

回想学生生涯,在本科阶段,我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活动上,所以进入研究生阶段,我就定下一个目标,这三年主要用于读书、学术研究。

导师也告诉我们要珍惜学校时光、好好读书、做好学术研究。一入校,就竞聘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法学与政治版编辑,后又任主编。

在这里,我们按期审阅稿件、开审稿会、研读论文,可以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逼迫着自己提升学术写作、学术研究能力。

在日常,我与好兄弟陈猛飞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教室看书、学习、讨论。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之所以说我受益于此,并非是说学了多少具体知识,而是学术研究、学术论文的能力及方法,是可以直接迁移到案件的处理上。

经过多年的工作,我们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知道法律概念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法律的适用并非是法条的简单对照,而是需要一定的解释方法,我们知道代理意见是需要逻辑自洽的,而逻辑论证是需要一定方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幸运的,在进入律师行业初期就接触了天同、中伦两大顶尖律所,使得我能近距离观察“精英律师”的模样,接受规范的执业训练,并进而锻造自身。

进入天同实习,系属机缘巧合。本从未打算到郑州工作,但那时天同刚好随着最高院第四巡回法庭的步伐在郑州开设分所,我便投了简历并顺利进入。

在天同的时光,对我以后的执业生涯有两大重要影响:

一是初入律所便接触、研究最高院再审案件,在今后面临任何复杂、疑难案件,都不存在畏惧心理;

二是追求极致、客户为本、坦诚相待等此前在天同相关文章中所了解的理念精神具象化并深入我心。

举个例子,在向意向客户出具方案时,我仍然坚持无保留地出具深度研究方案,至于是否委托,暂不在案件研究阶段考虑。

值得一说的是,天同郑州分所主任赵剑英律师,专业精深、温文尔雅,是我心目中理想律师的模样。在秋招时被正式录用,但因个人原因,后来选择变更工作地点而只能离开,是个遗憾。

决定到武汉工作后,便锚定了在汉唯一的“红圈所”中伦。原因除了“红圈所”的魅力之外,物质一点来说,我实在接受不了其他律所月薪几千的工资。

进入梅顺健律师团队,主要跟着梁浩律师办理案件,石凯思律师给予我们指导。在这里,客户类型包括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央企、上市企业等,涉及诉讼、非诉、常法等多个领域,提高了视野,拓宽了见识。

在这里,团队对于办案水平的要求极高,为了不断提升自我,只能不断学习、规范化训练自身、快速提高专业能力。

在这里,我曾一年办理涵盖房地产、建设工程、金融纠纷等在内的60余起案件(非批量),基本周末都在加班,晚上工作到12点后是常有的事。

有朋友说,你这太累了,确实很累,但我知道自己有目标需要实现。现在的我一直感念当时在中伦的经历,促使我快速成长。

犹记得,梁浩律师曾说过按照我的要求,要以一年时间达到其他律师三年的水平、如果不在执业初期养成良好习惯及具备办理复杂案件的能力,以后基本不太可能提升了。

我认为,我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决定从中伦离职后,一直在找合适的律所,也与多个律所主任沟通过。后来想,既然选择走出来,那就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成为独立律师。于是,来到了观韬中茂,又后来,在这里晋升为合伙人。

独立律师初期最难的一定是业务来源问题。非常感谢我在中伦的老板、同事及师长好友,他们为我介绍了不少业务,让我度过独立执业最艰难的时光。也非常感谢观韬中茂的合伙人们,他们提供的业务合作机会,让我不至于为创收过于担心。

在目前这个阶段,案源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但因其具有多种因素,暂不必过多纠结。最核心的,还是应集中于专业层面,致力于解决客户问题。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结合自身体悟,我认为青年律师应至少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品格:

1、要有信仰,要热爱这个事业。

如果只是把律师当做工作来做,那注定会是辛苦的。只有热爱这个事业,才能以不断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享受解决法律问题、客户问题的成就感。

2、小心求证,大胆下结论。

律师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必须要下结论。有些人对于复杂案件不敢下结论,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结论不自信,试想,客户如何信任?下结论的前提是小心求证、充分分析、准确验证,力图得出最优解。

3、多想一步。

法律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对于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止步于眼前,要由点及面、由面及线,不断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不能做到多想一步,我认为原因无非有二:态度问题抑或能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在我选择独立执业时,一位好友送了我一个名片夹,并将这句话印在上面,一直使用至今。在此也将这句话送给大家。

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律师作为律师队伍的朝气队伍,要发挥自己所长,要奋发图强,要团结向上。

100+位律师的成长故事

扫码购买

青年律师 | 执业经历 | 认知经验

嗨,

如果你也想记录下你的故事、加入青年律师汇

请投稿至我的微信

文 | 汪伟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