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5月11日上午,内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部,交接班后,妇科护士长陈红像往常一样带领着护士查房,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再次强调术前注意事项或者术后康复锻炼要点。遇到相熟的“老病号” 她还会多聊几句,关心对方的身体和家庭情况。

陈红是一名90后,从事护理工作12年,她从一名普通的护士晋升为科室护理管理者,带领团队夯实基本功,提升护理质量,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5·12”国际护士节前夕,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红

战胜内心恐惧

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年少时,陈红从没想过自己会当护士,因为她害怕打针,小时候看见针尖都会吓得四处跑。即使上了大学,路过解剖室她也会和同学一起,闭着眼睛跑过去。

可是,2012年当陈红来到内江市妇幼保健院,真正成为了一名护士,穿上护士服的那刻,职业责任感的驱使下,她战胜了恐惧。在工作中,陈红虚心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作为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与肿瘤专科护士,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及维护是陈红工作内容的一部分。PICC导管被称为肿瘤患者的“生命通道”,尤其是对自身血管条件差的肿瘤患者来说效果尤为明显。

李阿姨患有宫颈癌,在置入了PICC导管后,穿刺点周围皮肤出现严重过敏,皮肤大量渗液、大片溃烂、疼痛难忍。针对这一问题,陈红积极向上级医院老师请教,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为李阿姨制定了新的维护方案,也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做好维护,在她的精心照护下,李阿姨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化疗顺利完成。

倾听患者声音

换位思考拉近距离

妇科住院病人都是女性,护士和患者在沟通方面有先天优势。当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情绪激动,不太配合的患者。这时,陈红往往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拉近距离,取得信任。

有一位重度贫血的住院患者,丈夫已去世,家里有一双儿女需要照顾,听说孩子生病后,心情焦急,不太配合医院的住院规定。陈红了解情况后,事先征求了医生意见,同意患者临时外出探望孩子,同时叮嘱患者一定得注意安全。第二天一早,再次见到患者,陈红先关切地询问对方,孩子好点了吗?然后又问患者身体如何?几个问题让患者十分感动,此后更加配合治疗。

2023年8月17日,在查房过程中,一位肿瘤手术后患者无意间透露当天是她的生日。陈红随即和同事们一起为患者送上生日祝福,准备了生日蛋糕,在病房给患者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患者的女儿感动得抱着我哭。”陈红说,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出院后,这位60多岁的患者,还手写了一封感谢信送给科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红正在检查药品

工作积极进取

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在平时工作中,陈红总是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做好工作前的准备,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她积极生活与工作的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护士邹璐和陈红认识已有10年,在邹璐眼里,陈红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人。“看见医生们在学英语,她也跟着学,目的就是方便阅读英语专业文献,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 邹璐说。

作为科室护理管理者,陈红严格要求团队成员,做好传帮带工作。陈红翻开制订好的学习计划举例说道,每周科室都有理论和实操的学习,她会随机抽查,如果抽查不合格,要求当天必须过关后才能下班。当然,考察同事的前提是她本人对这些知识早已烂熟于心。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由于陈红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等,也多次代表科室及医院参与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