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晴 实习生 程薏蒙 德州报道

5月11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围绕通讯信号“升格清盲”行动、推进“数智社区建设”民生实事项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的安排部署,德州市大数据局牵头负责“推进数智社区建设”工作,印发了《关于民生实事“推进数智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工作经验,确保民生实事高质量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数智社区集成应用平台搭建,接入智慧社区40个。

夯实底座支撑

完善数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城市大脑“云、网、数”支撑体系,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平台与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视频共享平台、算法平台等平台深度对接,统筹推进业务协同化、数据一体化,统一通过“山东通APP”“爱山东APP”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等有关人员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目前,数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人、地、事、物、情等6类200万条数据汇聚共享。

搭建数智社区集成应用平台。以场景规模化复用、业务系统化管理为目标,按照“集约节约、共享共用”的原则,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建设数智社区集成应用平台,推动市县两级智慧社区应用场景用户统管、数据融合、业务协同。目前,平台共打造了4个共性支撑应用,60个共享场景应用,服务了257个社区。

强化治理能力

着重打造“视频网格员”应用场景,旨在提升社区数字化治理能力。一方面,视频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充分利用市视频共享交换平台,将社区视频数据及时接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单点摄像头多部门分权限调用,帮助社区实现由原来的“脚底丈量”变成“眼前处置”。目前已梳理社区相关监控资源近1800路,社区调用近2万次。另一方面,算法资源赋能基层治理。立足全市算法平台资源,以人工智能应用为支撑,对视频资源加持高空抛物、机动车非机动车违停、电动车入电梯、遛狗不拴绳等20余种识别算法,主动发现社区风险事件,构建起“防在平时、治在本源”的长效机制,实现从“被动治理”向“主动防治”转变。目前,已在天衢新区、武城县等部分社区推广应用,识别并处理骑电动车不带头盔、电动车进电梯、垃圾箱满溢、占用和堵塞消防通道等事件3万余条。

提高服务水平

聚焦社区服务,发挥数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一体支撑作用,优化功能设置,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居民的体验感。

一是打造“志愿服务”应用场景。结合“文化社区”建设,在公共服务平台共同建设志愿服务应用场景,通过线上组织、线下发动的方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志愿服务”应用场景已完成系统测试,正会同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试运行。

二是建设“就业一件事”应用场景。加强与人社部门沟通,持续推进“智慧就业网”与智慧社区平台深度融合,畅通居民求职信息和企业招聘信息数据,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建设“就业一件事”应用场景,搭建社区群众的线上“就业桥梁”,努力实现就业难题在社区层面化解。目前,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发布6100条招聘信息。

构建智慧社区建设生态

一是开展“智慧便民设施进社区”行动。结合山东省“智慧便民设施进社区”行动,从群众身边的智慧设施入手,在深入了解社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形成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智慧社区便民设施解决方案。邀请街道、社区、物业、市场主体、社区居民召开智慧社区五方代表座谈会12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引导共同参与智慧社区建设,为探索智慧社区长效运营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智慧社区建设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德州市数智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培训,提升基层治理数字素养水平,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运用数字化工具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已举办4场培训,参与190人次。

三是营造数智社区建设浓厚氛围。开设“民生实事”网站专栏,及时公开“数智社区”建设进展情况。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沟通,讲好“数智社区”建设“民生故事”,已在省级媒体宣传16篇,市级媒体宣传17篇。同时,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发挥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基层工作人员作用,开展13次智慧社区宣传进到小区活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