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师传授的远不止知识,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可能性的世界,一个学生可以探索自我、实现梦想的世界,当电影与教育结合,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影响有多深远——

来源 | 中国教师

作者 | 邓夏秋 浙江省杭州市云谷学校

在我的记忆中,电影始终占据着一席温暖的角落。在艰苦的年代,父亲依旧坚守着对电影的热爱,每月用微薄的工资为我们买下通往奇幻世界的入场券。那时,电影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我们精神的绿洲。

父亲的这份坚持不仅教会了我——即使生活再平凡,也要追求精神上的豪迈,还让我走上教师岗位后拥有了与电影相关的无数个第一次。

第一次给学生放电影

在199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迈上了期待已久的讲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那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给我的学生放电影。我想利用宝贵的午休时间每周放映一部电影,以此搭建师生之间独特的情感桥梁。

这个尝试并非没有挑战,毕竟将电影引入严肃的课堂是打破常规的一步。我记得第一次放电影时,学生好奇的眼神中带着轻微的不信与期待,仿佛在问:“我们真的可以这样学习吗?”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彻底打消了学生的疑问,电影的魔法逐渐在学生心中展开,讨论电影的声音开始在走廊、教室回荡,电影成了我与学生之间最坚固的纽带。

第一次上电影公开课

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颁布后,电影教育终于有了正式的地位——拓展型课 程。 我依然记得那个充满激动的早晨,我在全区校长论坛上执教了自己的第一节电影公开课。 这不仅是对我研究的认可,也是对我教育理念的肯定。

那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我多年热情与坚持的映射。当我看到校长们认真的眼神,还不时点头,我知道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电影在教育中的价值,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这节课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不仅来自教科书,还来自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观照和启发。

第一次在电影院上电影课

迈向电影教学的另一次革新,发生在我与一家电影院的奇妙合作之后。那年,我决定不再让电影课局限于校园的四面墙,而是将它搬到了真正的电影院里。那些被灯光映照的大银幕成了我们的新课堂,座位间回响的是学生对电影的见解和讨论。这一创举不仅让学生沉浸在更专业的观影环境中,也为中小学树立了一个典范。

第一次成立电影导师团

走进电影院上课后,我又迎来了一个跨学科挑战——组建电影导师团。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汇聚一堂,肩负起开发电影课程的重任,不断探索电影与各学科的完美融合。电影导师团还带着崇高的教育使命感开始走出校园,向着更远的地方出发。我们的影视课程不仅限于城市的孩子,也渗透到了乡村,把那些远离大城市喧嚣的孩子带进了光影的世界。

每当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地方,当地孩子的眼睛都会亮起来,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的向往。每一次,当电影放映结束,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和灿烂的笑容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一次担任电影院院长

在我担任教师的第15个年头,一个全新的挑战摆在了我的面前——学校决定将阶梯教室改造成一座电影院。在我心中,这不仅是一个空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那座以校园内百年香樟树命名的“香樟园影院”赋予了我新的身份——电影院院长。我深知,这个角色的意义远远超越名义上的头衔,它代表了一种责任,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承诺。

那些年,我不仅要开发电影课程,还要协调日常运作,甚至有时还要亲自修理播放设备。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也同样充满了乐趣。

第一本电影书

2016年,在学校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我将多年来的电影课程经验整理成书——《电影遇见书》。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个人教学生涯的一个总结,更是宣告了学校在融合电影教育方面的探索和成绩。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案例,都倾注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和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打开电影与教育融合之路的一把钥匙,为那些致力于在教学中创新的年轻教师开一扇窗。

第一封电影专业录取通知书

在我用电影描绘教育梦想的路上,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之一是学生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个曾在我的电影课堂上眼睛闪闪发光的学生已经跨进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大门,选择了电影专业。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我的每一次讲解、每一场电影放映背后的回声。

我依然记得,这名学生曾在电影放映结束后留下来,提出关于电影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的讨论常常延续到放学后很久。她对电影的热爱,正是从那些课后讨论中悄悄生根发芽。现在,她要在更专业的领域继续追逐电影梦。

这让我反思,教师传授的远不止知识,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可能性的世界,一个学生可以探索自我、实现梦想的世界。每一次,当看到学生因为电影课程而改变,我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电影与教育结合正在成为现实,正在影响着年轻的生命。

无数次与电影有关的第一次,不仅是对我教育教学生涯的肯定,更是对电影的教育价值的验证。每个选择追随电影梦想的学生,都是我教育旅程上最宝贵的记忆。对于年轻的教师,我想说的是:要敢于梦想,勇于实践,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影响有多深远。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