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高速度、超便捷”运输为代表的铁路运输态势发展迅猛。铁路运输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运输体系的转变,越来越重视其他领域的合作。于是,公转铁列车、水铁联运、空铁联运等一系列合作项目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铁路与水路各有所长,铁路中短途运输便利、运能大、正点率高;而水运运量大、距离远等。铁水联运的开通,既扩大了铁路的辐射范围,也弥补了铁路沿线城市和城镇没有港口或者水运班次不足的短板。推动铁水联运,对主攻内陆的铁路运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拓宽了铁路运的渠道。铁水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形态,既能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够发挥“大批量、低污染”的绿色优势,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就拿最近长沙公转铁列车来说,近来,长沙新港专用铁路首次完成“公转铁”整列首发,突破了该专用铁路开通以来只有铁路到达的业务模式。其实,早在去年,长沙新港专用铁路开通运营,那时长沙新港运输港口主要用于钢材、集装箱和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的运输。直至今年,该专用铁路新开通散堆装货物运输资质,新的铁水联运通道基本成型。值得一提的是,长沙新港“水铁联运”标志着长沙新港专用铁路“公转铁”发送业务正式开通,“水铁公”多式联运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其实,对于长沙来说,缺乏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始终是导致区域经济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此趟“公转铁”货物列车的发出,不仅打破了该钢厂铁矿石原有的公路运输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同时也是广铁集团长沙铁路物流中心强化“公转铁”落实力度,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得不说,水铁联运、公转铁列车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促进了长沙区域经济的正向发展,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在铁路运输的不断努力下,在水铁联运不断成型与发展中,铁路运输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文/潘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