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 庞婷)5月11日,第四届北京朝阳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首次发布出口基地的政策支持举措——《关于朝阳区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意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出海”、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引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2023年,朝阳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超过1600家,营业收入超11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4万人,服务各类人力资源2300余万人次,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机构落户朝阳。

据了解,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区是全国首批、全市首家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汇集了中智环球、北京外企、科锐国际等一大批知名机构。为更好服务于这家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国际化发展,本次大会首次发布出口基地的政策支持举措——《关于朝阳区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意见》(简称《意见》)。

记者了解到,《意见》以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政策方针为指导,立足首都和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围绕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出海”、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引进来”等六个方面,先行先试出台20条举措,为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在《意见》基础上,朝阳区2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发起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出口联盟,本次大会公布了联盟取得的两项创新成果:一是发布《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发展实用指南2024年版》,指南锚定日本、韩国、泰国、德国、英国、比利时、越南和中国香港8个重点国家和地区,系统整合了属地薪资水平、法定福利、纳税等政策动态,帮助机构更好地理解国际规则,防范化解服务贸易风险;二是发布朝阳区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特色金融产品,面向出口联盟机构成员提供公司信贷、小币种收汇、跨境付汇等支持服务,助力企业打破金融、外汇、投融资瓶颈,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实现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抱团出海”。同时,大会还发布出口基地出口联盟自律公约,倡导联盟机构遵守法规、诚信经营,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朝阳区将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推动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标准化流程建设、基地内人力资源资格证互认、开发特色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等项目落地,全力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国际化发展体系。同时,聚焦“两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先行先试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利用3至5年时间,支持服务贸易机构达到30家,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亿元,全面提升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