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分析了,国日双方在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中方称为豫湘桂大溃败)前的态势。从当时的纸面数据看,侵华日军在不断削弱,而国军则是越战越强,然而当日军真正发动攻势时,战局却是一边倒,国军被日军血虐了!

显然豫湘桂惨败主要问题出在了国军的身上,那么国军到底都有什么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国军也面临了很多确实的困难,像是通货膨胀带来的官兵薪资购买力大降,严重打击了军队士气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腐败问题;由于战斗中损失的基层军官太多,加上军队不断地扩充,使得基层军官中经过军校培训的比例大降,像是中央军的基层军官军校生比例从80%(1937年)降到了20%(1945年),而且这些基层军官在军校学习的过程也大大缩短并且课程大为简化......

但是,这些原因显然并不能作为国军遭遇如此大败的借口。

那么国军为何会遭遇豫湘桂大溃败呢?

日军为何能调动那么多军队

首先一号作战日军投入的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超过50万人次。

现在网上都爱用日军投入了50万兵力,来给国军的豫湘桂惨败当遮羞布,其实这50万的数据背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日军之所以能组织起50万大军发动一号作战,第一责任人是民国政府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的皖南事变后,民国政府对敌后根据地采取了封锁的措施,同时停止向八路军、新四军发放弹药补给。虽然民国政府的弹药补给一直是按八路军、新四军初创时的4万余人发放的,而且时断时续很不稳定,但是这也占到了八路军、新四军非战斗缴获补充弹药来源的九成!

由于弹药的匮乏,这使得敌后根据地在1941年-1943年间经历了最黑暗最艰苦的三年。其中1942年中共武装控制的唯一平原大根据地冀中根据地,被日军通过五一大扫荡扫成了游击区,这对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打击尤其巨大。1943年晋察冀根据地调集精锐力量原本要收复冀中根据地,结果却因为国军企图进攻延安的事件,这些部队都被调去陕甘宁边区,加强这个核心根据地的防卫力量了。

冀中根据地横亘在平汉线(北平到武汉)和津浦线(天津到上海),两条连接中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大动脉之间,它的陷落代表着日军华北派遣军与中国派遣军,能不受阻碍的自由南北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照片中人物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

也正是在1943年,在黄河以北的国军游击区和敌后根据地基本都被日军扫平,以庞炳勋、孙殿英为首的大批国军曲线救国成为了伪军。日军为了给一号作战调集兵力,以这些新投降的伪军,替代了华北封锁敌后根据地的碉楼内的日军。

日军采用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硬是从华北的20多万驻军中抽出了7万人,外加上关东军的一个丙级师团,大约8万人投入到了一号作战的第一阶段作战,他们与当地的大约7万日军一道进攻河南的国统区。在按计划打通了河南的交通线后,关东军的那一个师团返回了东北,而从华北抽调的7万人则留驻在河南接替了当地日军的防务。

腾出手来的的河南当地日军,随即南下参与进攻湖南的作战。为了达成战役目的,河南的日军倾巢而出,这使得日军在湖南投入的兵力超过了20万之众!在湖南发起进攻的日军七年来终于第一次有了充足的兵力,因此一举击溃了九战区的主力轻取长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下长沙和衡阳的日军,又集结起了15万左右的兵力南下广西,成功地打通了横穿整个中国到中南半岛的交通线!

了解了日军的分布与调动情况后,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整个一号作战日军在黄河以南的总兵力也才40万出头。所以日军在一号作战中不是投入了50万兵力,而是50万人次。

而日军之所以能如此轻松地调动华北兵力,正是因为民国政府帮了大忙。它先是协助日军严重削弱了敌后根据地,间接导致了阻碍日军南北调动的冀中根据地失陷;接着又纵容敌后国军投日‘曲线救国’,为日军提供了接替华北日军防务的兵力。

这还不败,没天理了。

国军失败的根源

其次,国军内部根深蒂固的贪腐问题。

国军比之共军不如的地方不胜枚举,但是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用一个问题就能代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一对比,其实共军与国军战力差距大的原因已经一目了然。国军比共军战力差的根本原因就一个——吃不饱与吃得饱的区别。

根据民国政府自己的统计,1942年第十八军所辖的第十八师,全年没有经过任何战斗便减员6千余人,而该师名义兵力仅仅1.1万人,减员超过了一半!要知道这个第十八师是国军中央军主要派系大佬陈诚的起家本钱,是国军中给养最好的师级部队!

而占据抗战相持阶段民国两大粮食基地之一关中平原的,‘保卫’延安的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它也是抗战时期国军给养供应最好的部队之一,可1943年间它下辖的每一个师,未经战斗都减员超过了7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国军王牌师都是这个德性,那国军其它的部队可想而知。根据民国政府能提供的壮丁名册统计下来,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国军失踪人数累计高达900余万!这一数字是国军公布的1937年180万军队,和1945年的350万之和的近乎一倍!

总有人喜欢拿国军瘦骨嶙峋的照片来卖悲情,然后导出一个国军失败是情理之中的结论,一副国军努力了失败不怪它的理所当然的样子。

可是对比一下共军后,这种调调还能站得住脚吗?

抗战时期中共很长时间控制区人口只有3000余万人,供养着45万左右的正规军,兵民比例不到80:1。而国统区在相持阶段,大多数时候控制着大概2.5亿左右的人口,维持着350万左右的军队,兵民比例略低于70:1。

国军的兵民比例确实略高于敌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要知道抗战时期始终民国握有关中平原、四川盆地两大粮仓,还握有江汉平原部分和汉中盆地。而抗战期间苏联和美国都给予了民国大量的粮食援助和汽车,其中苏联就给了1562辆各式车辆,大多是上图这种3吨型的适于越野的吉斯5卡车。因此将后方的物资运输到前线,民国政府也是有工具的。

战争年代供应最好的就是军队,国共两军无不如是,但两军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的敌后正规军无论条件怎么艰苦,每天的供应的粮食每人都保证维持在1500g左右。这与科学家计算出的,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每天只吃粮食需要的量基本持平,因此在敌后根据地人民参军无比踊跃,也极少出现逃兵。

由于供养一个士兵成本很高,所以当1941年最艰苦的时候,中共实行精兵简政,将大量正规军人转入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正规部队一度下降到了20万人以下。而在1945年大反攻之前,根据地盘招兵的中共敌后正规部队,一直都没有超过45万这个1940年便达到的巅峰值。

在共军中要指战员从正规军转地方和游击队,需要做大量的说服工作。而国军哪怕是供应最好的王牌部队都逃兵络绎不绝,一年不打仗都能减员超过一半以上!

显然国军真正面临的难题,不是军队人员多寡的问题,而是军人的口粮去哪了。

现在网络上各种狂捧抗战时期国军,可一支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军队,又能指望它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呢?

不思进取的国军

再次,国军的战略思想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援的时代(1937-1941),国军在苏联军事顾问的指挥下,还比较具有进攻精神,发起了冬季攻势等一些列旨在收复国土的进攻作战行动。可随着美国参战,进入1942年以后,国军便已经完全放弃了进攻作战,龟缩在防线里等待战争结束。

这导致正面战场在抗战后期,作战都是如出一辙的国军坐等日军进攻,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孤军深入的日军,最终的结果都是阵线不变。久而久之国军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就这么一直等着,而要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闲着。所以面对一号作战突然扑来的大队日军,国军自然不能适应很快就崩溃了。

国军这种等着战争结束的心态,在豫湘桂大溃败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在豫湘桂期间对山东发起了大反攻,成功地切断了华北日军的大动脉胶济线。这迫使日军不得不从南方抽调兵力回援山东,凑集5万大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重新打通了胶济线。可同时在南方的百万国军却一直在坐等日军打上门来,没有谁主动进攻迫使日军分兵回援!

国军在抗战中最后只学会了怎么修工事,而共军则被日军这个‘老师’逼着学会了怎么多路协调发起进攻,怎么与拥有制空权的敌人进行机动作战,怎么破击敌军坚固封锁线,怎么消灭待在堡垒里的敌军......

解放战争就是国共两军,向日本这个‘老师’学习获得成果的一场汇演。

最后,国军的军队建设严重滞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是前面提及到了1945年时,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中,基层军官受过军校培训的比例也只剩下了20%!

而敌后根据地即便条件艰苦,也积极创造条件对军官进行培训。很多敌后根据地的军官,都是在去后方集中学习的路上,倒在了日军的封锁线前。可这些培训无论根据地情况多么危急损失多么惨痛,都坚持不懈地在进行着。

之所以付出血的代价也不能阻止集中学习的进行,这是因为中共领导层深知一支优秀的军队首先得有一个优秀的军官团。就像那个科西嘉矮子说的,一只雄狮带领的一群羊能击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1937年正在学习拉丁新文字(拼音)的红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正在学习拉丁新文字(拼音)的红军战士

敌后根据地不但对军官还对士兵展开扫盲,在现代战争中知识就是力量,拥有知识才能更好地使用各式武器装备。而正面战场从1942年开始,战线基本没有挪动过,可是国军却没有趁机组织对基层官兵的教育。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国军的高级军官带头拒绝学习。在抗战开始前,民国本计划组织一批高级军官去德国进修,然而这些只是在黄埔军校前几期上了几个月速成班的国军高级军官们,因为觉得再去当学生丢份子,所以纷纷拒绝前去进修,这个班最终未能成行。这一结果与《亮剑》电视剧中展示的解放战争后,解放军高级军官轮流回国防大学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军的不爱学习其实就是不思进取的一种具现,豫湘桂大溃败也是国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心也是豫湘桂大溃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名湖北的国军司令曾经向西方记者抱怨。他防区的当地乡民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越过封锁线,给日军送去各种慰问品,就为了请求日军发动进攻占领他们的家乡!

不过民心这东西,国民党在大陆自从四一二后就一直在失去,所以在豫湘桂大溃败中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国军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限于篇幅,码字的这里也就列举这么几条吧。

总之豫湘桂大溃败是国军自己打败了自己,日军不过是配合演了一出大戏而已。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