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坝作为建国后第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从筹备到如今都备受关注。

有人说它很好地保护了下游百姓,但也有人称三门峡大坝是一大败笔。

按理说就算它没有三峡水电站那般广受好评,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被西安人民“痛恨”的地步吧。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西安民众想要让三门峡大坝被炸掉呢?

01

大家都知道几千年来黄河一直都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生命,可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各种水患问题,黄河改道次数高达近30次,因为决堤时黄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床逐渐堆积,高度越堆积越高,所以与两岸齐平之时,就不得不改道,每次都会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到了近现代,不论是人为影响还是自然因素,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了黄河流域的问题愈发明显,之前大多采用的把洪水通过挖渠引流到大海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杜绝问题。

于是在1935年,就有人提出了“堵”的方法,建议修建大坝水库来阻挡泥沙,却因各种现实原因没能实施,直到建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因为黄河洪灾已经严重影响了产出,所以治理黄河已经刻不容缓。

当时王化云曾提议在黄河建立蓄水大坝,解决水患问题,可因为当时百废待兴,计划暂时搁置,到了1952年才开始落实。

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并没有经验,所以专门请了苏联的专家前来帮忙。

在后来的会议上,我国水利部的成员以及苏联的专家们开了无数次会议,就连最初的大坝建设地点都讨论了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实地勘察,对于在三门峡修建大坝很多人表示了同意,可因为附近居民数量巨大,迁移费用过于高昂,所以很快就有人提出在邙山建坝,可因为计算发现汇报实在太少,所以仍被否定。

毕竟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如果不考虑回报的话,那前期巨大的投资实在是过于沉重。

后来三门峡重新进入了备选,综合考虑之下就确定了下来,但有一人确有反对意见,这人就是我国的水利专家黄万里。

尽管他知道三门峡的地理位置确实优越,各方面条件也都很好,可方案中却没有考虑到如果泥沙堆积该如何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提出的确实是一个问题,可当时严重的水患问题已经火烧眉毛,所以这个方案就确定了下来。

决定在上游增加一些措施,尽量能够减少泥沙的流失,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

02

按照苏联专家的设计,即使上游存储泥沙,下游储水也得要200万亩地方,这也就表示土地上居住的百姓们全都迁移,这面临的不只是高昂的费用,更是让百万居民离开自己活了几十年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方就提出要求,更改了方案,可尽管将这个数字压到最低,还是得有60多万居民迁走。

在万众齐心之下,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只用了两年就竣工。

得益于大坝的调节功能,黄河下游终于可以摆脱"逢涝必灾",不再时常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

即便遇到干旱年份,蓄积在大坝内的水资源也能适时调度,满足下游农田的用水需求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门峡大坝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千家万户供给了清洁能源,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三门峡当地的旅游业也借此机会迎来了发展的东风。

可是没过几年,它的弊端就显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确实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作为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它夹带大量泥沙的问题由来已久。

土壤大多是依靠风力堆积形成的黄土,抗侵蚀能力较差,土质松散,再加上人类活动对当地植被的破坏,黄河在流经中游时就携带了大量泥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控制下游洪涝灾害,三门峡大坝在建设之初采取了蓄水拦沙的方式,即通过修建大坝拦截上游的河水和泥沙,控制下游河水流量和流速,减少下游河道淤积。

但这一做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泥沙全部拦截在水库上游,会导致水库加速淤积,而黄河水位也会随着河床淤高而持续上涨,甚至可能高于大坝高度,反而加大了上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三门峡大坝投入使用后,虽然有效解决了中下游洪水问题,但上游陕西地区遭受了不利影响。

大量泥沙在潼关至三门峡河段淤积,致使当地河床抬高4.5米,导致黄河重要支流渭河形成"地上悬河"状态,对西安等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严重的是,关中平原无法排泄地下水,大片农田遭受盐碱化和沼泽化,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03

1966年7月和1968年8月,工程人员首先在坝底开挖出"两洞四管",用于泄洪排沙,仍有20%的泥,继续积累。

1969年又开挖了8个大型排沙孔洞,河道升高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黄河流域水位线因为一场暴雨大幅升高,给黄河上游的渭河流域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据当时的报道,约有20万名附近村落的居民被迫疏散撤离家园,他们辛苦经营的农田和住房无一幸免,全部被洪水吞没。

据统计此次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多亿元人民币,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和生计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惨痛的教训也让素有"中国第一大坝"美誉的三门峡大坝,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甚至有人认为,修建这座大坝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存在争议的决策。

就有愤怒的西安民众直言不讳地说"三门峡大坝早该炸掉了"。

之后的三门峡大坝又进行了多次改建,泥沙问题得到缓解,可是却没有根除。

那三门峡大坝到底是壮举还是败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门峡大坝的修建,对河南、山东两省解决水患问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上游的陕西省频频遭受洪水袭击。

大坝在解决下游的水患的同时也给上游地区带来了负面影响。

但是我们并不因此否定三门峡大坝的重大意义,毕竟在解决水患方面,它有着很大的的作用,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