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保险

社保是肯定要交的,毕竟社保对未来退休的保障还是很有必要的。

商业保险完全没有必要,比如你交了100元,最后到你手上的大概最多80元。剩下20元以上是保代佣金,保险公司利润和税等。

这在逻辑上太吃亏了,除非你觉得自己能活到100岁以上,那保险公司肯定亏了。

总之普通人社保要主动交,商业保险主动回避。

第二存定期

现在银行一年挂牌定期利率只有1.5个点,未来大概率会更低。但是存款保本啊,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取。

个人建议如果有10万元,可以按334,分3年存,这样每年能有一笔存款到期。我本人没有存定期,因为我自认为能承受目前股市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普通人来说,是没有能力承担股市的风险的,银行存款是最合适的投资渠道。很多投资者说一些上市公司不好好做公司,去买货基。

货基某种意义上其实也可以看成存款。大家看看力帆以前多赚钱,乱投资现在什么结果。

公司去买货基比乱投资好啊,当然最好还是多分红。

强调一遍,对于普通人存银行是很好的投资渠道。

第三买优秀的股票

一些优秀的股票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机构都应该有钱就买,至少应该少量配置。

比如农行,比如格力,比如平安,比如海油,比如神华,比如移动,当然还有长电等等。

这些股票有着远高于银行利率的分红,这些分红长期比较稳定。

如果你本身是这个行业的,那么就是老鼠掉到米缸里最好了,因为你更了解这个行业。

这些股票你弄懂一个,你去盯着他做一辈子。把时间放长,收益会非常可观。

这些优秀的股票你多关注,用部分资金逢低买一点,对于普通人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渠道。

第四买基金

主动型基金个人建议回避,原因就不说了,不知道的可以搜一下叶飞事件。

私募基金最近刚爆出一个雷,有个32亿的私募跑路了,通过高位接盘新三板把钱转出去了。

指数基金是巴菲特推荐的,但是我的疑问是比如沪深300,这个指数编制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指数能不能代表这个市场最优秀的公司,换句话说市场上真的有300家优秀的公司吗,我怀疑。我更怀疑,假设这300只股票都是优秀公司,他们的估值都是低估吗。

我这里说的低估是股价能看到一倍上涨空间,如果你一倍上涨空间都看不到,肯定不叫低估。

不要说300只,我甚至不太相信目前股市里有50只优秀的股票是低估的。

总之,基金不建议买,买的话一定要研究这些基金背后的底层资产。

但是你研究底层资产,那还不如自己做股票啊,反正这个世界上你最应该相信的是自己。

第五信托信托

这段时间暴雷的太多了,比如中植暴雷,市场其实没什么反应,远远不如恒大暴雷。

因为中植有非常高的买入门槛,和普通人的生活比较远。个人看法远离信托,不适合普通人。

第六房产

有房子自住就好,未来的人口趋势下普通人把房子当成投资,肯定是不应该的。

如果没有房子建议买房子不要租房子,但是贷款如果需要二十年还完不建议,能十年还完可以勉强贷。

人生最多看五年,十年已经很长了。

我给股票估值一般都是估值五年,因为能看到五年大概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

你看每年有多少断贷法拍的,谁也不敢说一定不会失业。普通人挺难,租房被房主剥削,上班被资本家剥削。

怎么办呢,努力买房不让房主剥削,买优秀的稳定分红的股票不被资本家剥削。

普通人没房的建议买房,总比租房好,但是不要贷款太多年,否则宁可等。

不要把买房当投资,个人看现在不是十年前了,记得2001年上海15万的房子,每年房租1万,15年房租可以买房。

2009年上海100万的房子,每年租金3万元,33年房租可以买房。

现在上海350万的房子每年租金6万元,60年可以买房。

你把房子当股票来估值,个人看法现在的估值太高了。

至于二三线城市的房子,由于供应量太大更没有投资价值。

总之,普通人还是存银行最好,即使知道未来利率会越来越低也没办法。

如果还年轻最好学一点基本的价值投资理念,我是觉得这些投资知识没什么难的。

假设100万存银行,每年利率3个点,五年后115万,十年后,133万,十五年后153万,二十年后176万。假设100万投资,每年5个点股息,股价涨5个点。五年后160,十年后270,十五年后450,二十年后7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内容都是估算,我一般都追求模糊的正确,大家别太较真。

我们可以看到按每年10个点的收益,时间越往后,投资的收益越丰厚。

大家别看不上银行这点收益,未来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会越来越少。

有钱的公司不借钱,借钱的公司接受不了那么高的利息。

未来大概率利率还是会降低,这是我说未来大量的资金会从存款进入优秀股票的原因,我是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存款,去全仓投资的原因。

一方面我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有信心,对我来说,每年有10个点稳定收益,很满足了。

第二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优秀的股票。

以上观点只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理财的看到,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