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针对医疗设备水平提升,提出了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的要求。

成都医疗领域明确两项任务!

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已明确任务两项,分别为病房改造项目、医用设备和信息系统更新换代。

一、病房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空间改善、厕所革命、适老化改造、安全保障4个方面。

具体包括将四人间及以上病房改造为二人间或三人间,妇产科、儿科、老年医学科等为重点适当增加单人间;为病房增设独立卫生间,或对卫生间设施进行提升;为现有设施加装电梯、坡道、连廊等;改善现有供电、消防、污水处理等。

二、医用设备和信息系统更新换代方面,成都市卫健委初步明确了建设内容为推动超过使用年限、无法维修并影响使用安全等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迭代升级,重点支持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以旧换新。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对相关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区(市)县和市场主体意见后,于5月底前印发实施。

这些医疗设备将迎政府采购大单!

2024年,正值医疗机构设备迭代窗口期。

据财经杂志报道,“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促进了很大一批医疗设备采购。而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约为10年,一般医疗装备约为6年—7年,2024年,已是“十四五”第4年。

对于即将到来的一轮设备换新,巨大增量市场浮出水面。目前,已有多地已公布了本轮医疗设备的更新数字。

江苏: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和信息化设施更新,到2027年力争更新24万台(套),其中2024年推进任务为力争更新7万台(套)。

广东:到2024年底,更新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以及手术机器人等设备0.6万台;到2027年底,更新以上设备超过2万台。

湖北:力争到2027年,每年更新CT、核磁共振、DR、彩超、直线加速器等设备300台套,改造病床10000个。

梳理各地方案,可以发现设备更新类型基本围绕国家发布的四大领域(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中信证券医疗产业首席分析师陈竹公开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着眼于破解资金、机制等制约医疗设备更新的根本性问题,结合‘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扩容、财政贴息贷款资金的相继到位,形成了一系列组合拳打法,本质是为了推动以医疗装备为代表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的升级。

细化来看,各地在设备品类、更新场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地域区别。

例如:江西的医疗设备更新主要集中在影像设备和放射治疗领域,要求推动各级医院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医学影像设备和医用直线加速器等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购置。

浙江明确开展以县级为重点的医疗装备更新。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到2027年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有分析指出,增量市场可能包括部分三级、二级医院,其设备使用年限较长,有一定更新需求,而更多的增量市场或许仍在广大基层医疗机构。

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可获贷款贴息

设备更新,“谁掏钱”是个关键问题。

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提到:“中央投资、中央财政资金等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肯定是有资金支持的,而且支持会是有力度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当前各地政府也都在认真研究,会结合各自财力的实际情况,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4月7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地方上,已有多地发布关于此次设备更新的财政支持手段。5月9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只要开展设备更新就有补助,具体包括:

面向全部制造业技改项目,按照项目入统时设备软件的计划投资,给予3.5%左右的事前投资贴息,2亿元以下的项目按12个月贴息、最高800万元,2亿元以上的项目按24个月贴息、最高2500万元,2亿元以上项目12个月内建完,补助翻倍。

此外,凡是通过设备更新实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升级的技术改造项目,将补助追加到设备软件投资额的10%,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

医疗器械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自然也包含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4月19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实施方案的通知》,对9大重点领域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进行贷款贴息。其中医药投向领域包括社会资本举办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涉及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等。

从媒体解读来看,大众更多将目光放在医疗器械上,但于普通人而言,病房改造项目也与改善就医体验息息相关,对长期就医体验较差的公立医疗机构而言,是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