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

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教育

案例展示(三)

中日韩环境教育网络(TEEN) 是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TEMM)机制下优先合作领域的重要合作机制之一,通过三国环境部门、环境教育机构及环境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与借鉴三国环境教育政策、方法及案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为该合作网络的中方协调机构。

自2020年起,中日韩三方发起“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案例征集及联合研究,丰富了中日韩环境教育网络(TEEN)的成果。

由韩国主导的《2023年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报告》已完成,中方共有6个案例被写入该报告。现对入选案例进行宣传展示。

本期展示的为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案例。

青年气候行动先锋项目

一、背景

关键词:

青年;气候行动;气候教育;气候先锋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2020年,中国提出“3060”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到2060年碳中和)。近年来,中国青年群体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青年是推动中国和全球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通过气候教育为青年气候行动赋能,为提升全民气候素养注入动力,青年气候行动先锋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

1.发展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企业等气候教育伙伴关系,探索多方参与的气候教育协同模式;

2.每年培养不少于100名青年气候行动先锋,线上课程注册人数每年不少于600名。

三、项目概述

青年气候行动先锋项目由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于2023年6月发起,包括气候课程、实地调研和传播推广等内容。项目面向青年大学生开放,通过气候课程学习输入气候知识,通过实地调研提供知识应用场景,让青年在实践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行动能力,旨在通过知识分享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建立“知识-意识-行动”模式,组织多学科背景的青年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实践研究和公众传播,培养青年气候行动先锋,并通过青年气候行动先锋向身边的人传播气候知识,探索多方参与的气候教育协同路径。项目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至少培养100名气候行动先锋。

四、主要活动及内容

青年气候行动先锋项目以多元、动态的方式阐释当前国际和国内的气候政策,通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实践研究和公众传播,探索多方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模式,推动青年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力,支持气候友好行动。实施步骤包括:

——线上课程录制。2023年项目邀请了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可持续政治学副教授Katja Biedenkopf,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中欧环境合作项目经理Huw Slater,荷兰经济学家Dr.Casper Van der Tak,德国艺术与创新研究所董事Nicole Loeser,全球气候与能源市长盟约组织(GCOM)亚洲项目负责人Asih Budiati,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研究员贾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王信博士等7位讲师录制了线上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气候政策、气候正义、国际和国家视角、地方视角、公众参与、气候安全、气候传播以及低碳规划等。通过classin平台对外开放注册。

——线上课程注册。主办方设计了精美的活动海报,线上课程信息通过主办方及高校社团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国环境报等媒体等推广,学员页通过社交网络上分享扩散,2023年项目有来自国内外80多家高校/机构,600余名线上学员参与。

——线下课程选拔。主办方在修完线上课程学分、并完成相应作业的学员中选拔了20名学员参加线下课程学习,这些学员来自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等18家高校/机构,17个专业。

——线下课程实施。项目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举办线下课程,邀请了4位中国老师授课,并将线下学员分成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工业、城乡规划4个小组,走进乡村社区、港口码头、工矿企业等开展调研,与乡村(社区)干部、生产一线员工和管理团队交流,探讨各自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之道,挖掘城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特色亮点。

——传播推广。通过媒体传播,扩大项目影响力。项目推动成立了自然使者协会(中国计量大学),并拓展高校社团网络,通过社团常态化的活动,在校园内外开展气候主题实践和传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线下),师生课堂互动,2023年10月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学员赴宁波市北仑区公交公司调研低碳交通,2023年10月4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学员赴宁波海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调研低碳工业,2023年10月4日)

五、主要特点

1.教学方式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课程内容对外开放,强调普惠性,线下课程择优选拔,确保学员质量,培养一批有加强气候领导力的青年气候行动先锋。从参与项目的学员反馈来看,课程有助于增加参与者对气候变化原因和应对方案的了解。

2.项目绩效容易量化。通过参加课程人数,媒体报道数量、内容阅读量、活动数量等指标,评估项目绩效。

项目实施机构介绍

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以服务中国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目标为使命。目前拥有研究人员7名,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领域的政策咨询、立法研究、规划编制、标准研究、公众教育传播等。先后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等机构在碳普惠和气候法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与中欧伙伴项目合作开展面向青年的气候教育,支持在浙江和西藏等地中小学探索气候教育协力模式,在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标准化示范项目。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浙江日报以及《环境保护》等主流媒体上发表。

案例提供人

姓名:虞伟

单位及职务: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