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再次聚焦如何应对全球极端天气挑战,如何开展全球合作来建立复原力。

环境保护基金执行主任阿曼达·利兰在会上谈到,干旱、洪水、酷热、飓风等异常天气开始变得日常化,这些极端天气深度影响且正在改变着世界。她认为,气候和食物的关系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极端天气不仅影响食物,还会影响其背后的生产者和供应者,比如农民、渔民。”阿曼达·利兰认为,全球需要打造一个新的食物供应体系,使食物供应在极端天气影响下更具有复原力和适应力,这需要政府部门跟农民达成合作。另外,她还表示,环境保护基金正在全球领域同一些跨国公司、个人开展合作,目的是让食品生产更加多样化,使得在面对极端天气时更具有复原力。

阿曼达·利兰还谈到,全世界有很多人从鱼类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因此,随着气候变化的发生,全球渔业还将面临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

瑞士再保险集团公共利益风险业务全球主席高薇俪在会上提到,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和政府都更加注重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高薇俪表示,瑞再保分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国家应对极端天气的复原力,中国拥有更多人口和资产,在全球都是很好的范例。在遭遇一系列自然灾害之后,中央政府开始进一步推进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包括省级政府提供更好的资金计划。她认为,在应急计划方面,资金准备非常重要。

联合国难民署亚太区域局局长全海京在会上指出,目前全球有1.2亿人口要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极端天气加重的影响,一部分人因为资源的短缺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国家。

全海京强调,全球需要达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很多农民和渔民受到了极端气候影响,“他们是最脆弱的人”。

受极端天气影响,全球难民数量越来越多。全海京表示,联合国难民署针对此会有专门的框架和机制,也会有针对气候方面的计划,同时还会让其他成员国共同解决问题。

高薇俪表示,不同的地区会有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除了人道主义救援,还可以开展一些融资项目,可以很好地避免从捐赠者中筹资。此外,瑞再保曾开展过一些项目,让银行等机构参与其中,有了更好的融资渠道,可以帮助那些弱势人群。

全海京还表示,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不仅仅是通过单一群体来实现目标,还要让政企部门达成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