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国内的断供房数量急剧增加,数据令人震惊。2017年,全国的法拍房数量仅为9000套,到了2019年飙升至50万套。而到2021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200万套。2022年,受到疫情反复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双重打击,全国的法拍房数量预计将远超前一年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价的持续下跌是导致法拍房数量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22年起,不仅是三四线城市如牡丹江、安庆和北海的房价下跌,一些省会城市如郑州、天津、石家庄、武汉和呼和浩特的房价也回落到了三年甚至五年前的水平。面对持续的价格下跌,投资房地产的炒房者发现自己手中的资产大幅缩水,许多人选择放弃房产,中断供款。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反复和经济不振,贷款购房的人群收入减少甚至失业,无力偿还高额房贷,选择断供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建议取消房贷,以减轻购房者的还款压力。这一提议的理由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偿还能力较弱的购房者来说,继续贷款不仅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也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一旦出现任何不稳定因素,这部分人可能会选择断供,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此外,取消房贷也能促使年轻人更理性地购房。目前,很多年轻人为了购房不惜倾尽所有积蓄或背上长达数十年的房贷,这不仅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削弱了家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取消房贷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但实际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银行依靠房贷业务能稳定获得长期利息收入,而且房贷被视为一项极具吸引力的业务,银行不可能轻易放弃。此外,如果取消房贷,全款购房者将大幅减少,可能会迅速引爆房价泡沫,使房地产市场陷入瘫痪,严重影响相关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

尽管“取消房贷”的建议不太可能成为现实,但银行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防范断供风险,例如提高房贷门槛,保持合理的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扩大房产税试点城市范围,从而增加投机者的持房成本,促使其释放市场上的房源。这些措施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确保房贷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