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城县不断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持续发扬"枫桥经验",创新探索不同特色的"信访+"治理服务新模式,将96%以上的信访问题化解在乡村、息诉在县内,连续五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示范县"称号。

借助网格管理优势,打造"信访+网格"模式。将信访嵌入全县2000个网格之中,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网格长,配备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等管理人员11216 名,通过网格摸清"人、地、事、物、情",领导干部带头走街、走网格,现场解决群众身边的琐碎事、烦心事,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拓宽网上信访渠道,打造"信访+码上调"模式。创新性推出商城县矛盾纠纷"码上调"平台,群众通过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足不出户即可反应诉求,得到专人回访处理,并可对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工作作风、违纪违法行为等进行监督、投诉,有效节约了信访时间和精力。目前,该平台收集群众反映问题112个,化解106个,办结率94.64%。

传承老区红色革命传统,打造"信访+红色小院"模式。以赤城街道社区为试点,在具备条件的党员中心户家中打造30余个"红色小院",建立"板凳课堂"恳谈机制,为居民协商议事、矛盾纠纷调解提供阵地。通过"红色蜂巢""民生小黑板""民生记事本"等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实现社区管理共治与居民自治相融合,累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65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

 发挥乡贤能人作用,打造"信访+名誉村长"模式。从致富能手、外出成功人士、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中选聘"名誉村长",在政府主导下,推动有信念、有威望、有学识的乡贤加入信访调解员队伍,用活他们在资金、产业、人脉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他们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人熟、地熟、事熟方面的特长,协助乡村解"难"事、管"闲"事、做"实"事,定纠止纷。

强化责任落实,打造"信访+督查"模式。成立大督查办,将信访事项,特别是疑难信访事项纳入大督查范畴,强化"交"的权威,发挥"督"的优势,落实"办"的责任,打造闭合责任"链条",综合运用多元化解机制,促进信访难题化解。2023 年以来,督办疑难突出案件526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金宏辉 汪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