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官网显示,长沙银行广州分行因发放的存量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在放款时未能办妥抵押预告登记或抵押登记,被监管罚款25万元。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3年至今,长沙银行共收到9张罚单,多涉信贷业务违规。2022年以来,该行公告“踩雷”多家公司,其中涉“恒大系”公司贷款逾期14亿元。

频收罚单,投诉量连续两年半居湖南辖内城商行首位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长沙银行此前频收罚单,涉信贷业务违规、存款业务违规、违规销售或推介等。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3年至今,长沙银行收到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开出的罚单共9张,罚款1069.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2024年24号罚单。

在长沙银行上述9张罚单中,有3张罚单涉信贷业务违规,共计被罚845.0万元。其中包括该行2023年收到的最大罚单,涉房地产业务违规,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罚款7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993.55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开出的罚单显示,2023年11月10日,长沙银行涉违规提供土地储备融资且接受地方政府兜底;通过理财违规发放项目融资,且投后管理未尽职导致资金挪用于缴纳土地保证金;投资债权融资计划资金被挪用于购地;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地;违规向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形成不良;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企等18项违法违规事实。

长沙银行存款业务也曾违规被罚。2023年5月9日,长沙银行张家界分行因通过第三方违规办理部分储蓄存款业务,被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张家界监管分局予以罚款80万元。

长沙银行2023年内还有另一张80万元罚单。2023年1月31日,长沙银行因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以及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被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开出80万元的罚单。

除了频收罚单,长沙银行投诉量也连续两年半居辖内城商银行首位。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发布的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长沙银行投诉量分别为537件、533件、315件。

分业务来看,长沙银行投诉主要涉个人贷款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投诉,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该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分别占投诉总量的23.09%、21.95%和47.94%,信用卡业务投诉则分别占比64.62%、62.29%和43.49%。

自曝“踩雷”多家公司,近三年ROE逐年下降

业绩方面,2024年一季度,长沙银行实现营收65.61亿元,同比增长7.89%,归母净利润为20.93亿元,同比增长5.75%。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实现营收248.0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74.63亿元,同比增长9.57%。2023年,长沙银行跻身“万亿城商行”行列。

截至2023年末,长沙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883.91亿元,同比增长14.64%,不良贷款率为1.15%,同比减少0.01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率保持较低水平,但近三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却逐年攀升,2021年至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4.23亿元、49.37亿元、55.97亿元。

2022年以来,长沙银行陆续公开“踩雷”。2022年4月,长沙银行公告称,2019年该行与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签订15亿元的《授信额度合同》,由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子公司深涛生活服务(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涛公司”)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但2022年3月,深涛公司未取得该行同意变更股权,该行由此起诉深涛公司,要求其提前履行保证责任,归还全部剩余贷款本金13.998亿元、利息9312.49万元。

2022年12月,长沙银行披露了另一起与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该公司所欠长沙银行行贷款本息合计为9.10亿元。2023年12月,长沙银行公告称,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两位连带保证责任人对欠付该行贷款本金8.71亿元及利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该行已将诉讼所涉贷款进行了核销处理。

2024年3月,长沙银行又“自曝”踩雷。公告称,2020年1月,长沙银行作为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向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信托”)交付了5.9亿元信托资金,由渤海信托向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华生活”)发放信托贷款本金5.9亿元,贷款期限为3年。因宜华生活本息逾期,渤海信托作为原告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已立案未开庭。长沙银行称,该行已对该笔贷款足额计提了减值准备。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长沙银行分别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67.11亿元、74.56 亿元、82.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4%、11.10%、10.33%,连续三年超过当年归母净利润。该行净资产收益率也逐年下降,2021年至2023年,该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6%、12.57%、12.50%。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