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杨国英

港股继续打脸A股。

今天,A股有点不争气,中小幅下跌,这个预料之中,主要受前晚的4月金融数据影响。

但是,今天港股继续上涨,恒生指数正式突破19000点,创下9个月新高。

这一波港股(港股通)着实疯狂,短短16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涨幅接近18%,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超过16.5个百分点,如此悬殊的走势,应该是A股与港股互通互联之后绝无仅有的。

对近期港股(港股通)的疯狂上冲、以及A股的太过拉胯,今天,我就不讲太多了。

最近一个月,针对港股(港股通)大涨的必然性、相关逻辑、以及港股与A股的预料差,我已经讲过若干次了,呼吁积极拥抱港股(港股通)的文章,差不多天天写,私享会更是多次专门提示挖掘港股(港股通)高股息及相关细分行业的机会。

但是,真正听得进去的读者,又有多少呢?

个人估计不会超过5%,虽然上周一留言反馈的是赚的多,但事实应该是没有赚到的不好意思留言反馈而已。

这种情况引起了我至少两个思考:

一是多数投资者,跑完今年全年,很可能又要亏损了。

超级动荡时代的投资或全域资产配置,之于全年,是很难走出平滑走势的,而会更多呈脉冲震荡式走势,这个观点,最近两三年我一直在讲,这是超级动荡时代的股市特征之一。

也就是说,面对超级动荡时代的脉冲震荡式走势,一年之中的一两次至多三次送钱机会(脉冲向上行情),如果你连一次都抓不住,基本上全年是很难赚到钱的——比如2022年4月底和10月底开启的两次脉冲向上的结构性机会,如果你一次都没抓住,基本上不可能赚到钱;还有2023年1月初开启的脉冲向上的结构性机会(其实是2022年10月底开启的脉冲向上的延续),如果你没有抓住,那么2023年全年你肯定也很难赚到钱……

当然,你可能会说,即便抓不到大盘向上脉冲的结构性机会,但是全年之中,市场总是存在一些局部机会,比如去年光模块细分板块不是大涨了大半年吗,还有去年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两个月北交所不是大涨了近50%、翻倍的小票不是一大堆吗?!

确实是的。

而且我还告诉你,对光模板和北交所,去年我都提前预判过(虽然预判时间有点早),并且还提前布局了一些,但是,我告诉你,面对宏观大势(全球时局的横向反射)过弱对市场大盘预期的冲击,也就是说,在大盘预期整体还会有较大跌幅之下,你即便会下注这些局部板块或局部市场,你又敢下注多少?又到底敢拿多久?

在大盘预期还有较大跌幅之下,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是不会选择去做宏观的敌人的,是不可能在同一市场的局部板块或局部细分市场上下注太多的,否则你就是赌徒了。

比如,去年初的光模块(苏州的一家公司)我介入过,去年全年最大涨幅差不多4倍,但我只赚了一倍多就走了且仓位不高,还有我在去年9月(稍早了点)介入做过北交所一家做点胶控制系统的,这个公司最多涨了两倍,我也差不多赚了近两倍,但是仓位实在太少了,占股市仓位仅5%(占当时的全域资产配置还不到1%),也就是说这两个局部机会,我是赚到了单一的收益率,但是因为仓位实在太少了,无法拉动其时股市配置的整体收益率——幸好,2023年下半年,我配置了较高比例的QDII和黄金。

我讲这些,一点都不懊悔,这其实是一个理性人的选择,因为,整个大盘都在往下砸且预期还要往下砸,一个理性人是不可能去赌的,是不可能用大仓位去赌的,除非你参与到部分控盘主力的违法勾兑之中,或者你屁股上还长了两只眼睛,否则绝无可能的。

这事实也反向证明,基于宏观预判确认基础上的大盘整体脉冲行情把握的重要性,提前预判并确认大盘整体脉冲行情,这时候你才敢下重注,你选择具体细分板块或相关公司,好的表现会更好,差一点的表现也至少会有正向收益(除非是特别差的),这也会让你有耐心让整体浮盈再放大一些。

二是多数投资者,其实不应该选择去做投资,至少不应该选择去做主动投资。

今年春节前的送钱行情,我连续提示过,最近一个月的港股(港股通)送钱行情,我更是反反复复提示过,还有大半年前的黄金送钱行情,我从去年10月开始也讲过N次,但是事实很少有读者赚到钱,我这样讲,并非是说读者多听我的建议就能赚到钱(我偶尔也会出错的),而是说到底有多少读者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读者,可以忽视或忽略我的具体预判,但是,对支撑我具体预判的系统逻辑,你是应该去做思考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针对我的系统逻辑进一步精进或优化个别逻辑因子的权重,继而形成你自己的实战判断——在这个过程中,结果其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得有自己的逻辑,并且之于不同时期的逻辑因子变化,与时俱进优化自己的投资逻辑体系。

别人的投资逻辑体系,你不喜欢费点脑子去引出自己的“玉”,更不喜欢主动费脑去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而只会被市场事后情绪所带动,你说你这样子去做投资,时间长了,除了去做市场的韭菜,你还能做什么。

写到这里,奉劝大家几句,如果你选择做主动投资,你至少应该有三个自我叩问:一是每周能否静心去做5个小时的深度研究(注意,不是宽泛的信息阅读),二是智力值有没有达到120以上(至少也要110以上),三是个人或家庭有没有太过明显的财富焦虑(财富焦虑太过,就不会有好的投资心态)。

最后再说说,今天公布的近期将发行20年、30年、50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句话点评,这对中期市场是中幅利好,不过这个中幅利好,之前市场已经兑现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