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好,我打赢了官司,但对方还是拒不履行,我该怎么办呀?”

在立案大厅,经常能听到当事人这样的咨询,权利人好不容易拿到了生效法律文书,义务人却不履行相关义务,难道就没有办法了么?

当然不是,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专门设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强制执行,具体又该如何申请强制执行呢?小编这就为你一一道来。

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经权利人申请,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一般情况下,权利人为申请执行人,义务人为被执行人。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取得生效法律文书。

生效法律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支付令等。但取得一份权利义务主体明确、给付内容明确的法律文书只是第一步,关键要注意确定该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不生效的文书是不能作为执行依据的。若不清楚文书何时生效,可以咨询具体的办案人员。

2.已过自动履行期,但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

在生效法律文书中一般会为义务人设定一个自动履行期间,过了自动履行期,义务人仍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方可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执行申请书。

执行申请书可不是任由发挥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格式规范,通常一份完整的执行申请书需要列明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信息,执行依据,申请事项和申请执行依据的事实理由四部分。参考格式小编也为你准备好了,需要的可文后自取。

2.身份证明材料。

申请人为自然人的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正面、背面);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需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证明、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有法定代理或委托代理情形的,还需提供代理人身份证明及证明存在代理关系的相关证据。

3.生效法律文书。

需提供生效法律文书原件或复印件,经过多个程序的,除了最终生效的法律文书,还需提供其他各程序的法律文书。(如经过二审程序生效的,一审、二审文书均需提供)

4.填写地址确认书。

5.提供收款账户确认书。

立案时,申请人需提供本人银行卡和开户行,用以接收执行款项。

如何在网上申请强制执行?

提前将上面讲的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通过拍照、下载等方式保存在手机内,并记住材料文件所在位置(方便后续直接上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步:

第五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提交后,案件将会进入待审核状态,法院工作人员会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后,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进行登记立案,系统将会自动发送短信告知;若申请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工作人员将会退回申请,可在审核意见部分查看具体退回原因,请务必认真查看,按要求进行修改完善,避免反复错误提请;若确不明白如何修改的,可致电诉讼服务热线12368进行咨询。

注意事项

1.为不激化双方矛盾,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权利人可先主动联系义务人要求其履行义务,亦可要求调解人员或办案法官督促其履行。在其他手段督促无果的情况下,再申请强制执行。

2.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虽然申请执行时效适用中止、中断规定,但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若义务人迟迟不履行义务,权利人要在执行时效内及时申请强制执行。

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立案申请,人民法院有七天的审核期,在此期间请申请人耐心等待审核结果,不要重复提请立案。

4.申请人应当明白欠钱的是被执行人,不是法院,每个执行法官手里都有很多案件,需要配合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请积极配合;当穷尽各种强制措施,仍无法执行到位,请多一些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