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透露一下,以我目前的经济条件,我是支付不起晚年请保姆的费用的,也住不起高档次的养老院,我需要持续不断地挣钱、攒钱、存钱,才有可能过上这样的一种生活!

很多人说,老了,儿女指望不上,因为儿女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

那问题来了,到了老年,怎么办呢?

请保姆照顾生活,可以,但你能支付得起每个月请保姆的费用吗?

养老院养老,很好,但你知道条件好的养老院需要交多少钱吗,你能拿的出这部分费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60后,56岁退休居家,我已经接触到了上面说到的2种养老情况,一个感受就是,晚年生活,没钱真不行,有钱才有高质量生活的底气。

我的父母,都有退休金,每个月上万元,有自己的住房,有接近60万的养老钱

从我的父亲生病开始,就开始请居家24小时的保姆,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

大体算一笔账,保姆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4500元,加上吃喝用,就算每个月消费5000元。

一年下来是60000元,3年就是180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继续雇佣保姆,10年的话,保姆的费用就是60万元。

我想问,有多少家庭能请得起保姆,能长期请得起保姆呀?

所以,要想晚年生活好一点,质量高一点,就要存钱,就要在能动的时候,降低对物欲的要求,多存点钱,你的每一笔存款,都是晚年对抗风雨的底气。

作家三毛说的好:“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退休后的储蓄,就是晚年对抗风雨的底气,也会是逆风翻盘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家路遥曾经说过: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心。

我有这种自信的感受,手里有几万元存款的感觉,确实比负债感要好的多。

以我目前的存款,到了晚年,我是请不起保姆的。

所以,退休后,我没有躺平,我继续给自己打工挣钱,继续勤俭节约,能省则省,目的只有一个,当我老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有钱真好,而不是说“我要是有钱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同事张姐,他的父亲去了养老院。

养老院还是我们当地的养老院,条件一般。

养老院和住宾馆一样的模式,有单人间,有双人间,有4人间,有6人间,有南北通透的房间,有朝阳的房间,有背阴的房间,价位不一,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择入住。

一开始,张姐给老父亲选了双人间,每个月要交3000元钱。

不到10天,老父亲就吵闹着换房间,想要住单人间。

原因是两个老人为打呼噜吵架了,谁也不理谁,闹情绪了。

单人间价位高,每个月4000元,张姐的父亲每个月退休金才2300元,都交上都不够,而且,每个月吃药都是一大笔消费。

原先存下的钱因为住院,吃药也花个底朝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月给老父亲垫补2000元,张姐拿不出来,他那个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的弟弟更是拿不出一分钱。

张姐确实很为难,不过,后来听说,张姐还是满足了老父亲的要求。

老人家满足了,可是,作难的是孩子呀!

老父亲一年养老院的费用就48000元。

要是老父亲住上5年,需要24万元,住上10年,需要48万元。

况且,住养老院,也分个一二三的档次的。

要想住高档次的房间,要高质量的服务,那就是高价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休了,每个月固定的养老金,该节省的要节省,该花的也要花,总体上还是存钱为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老年人的心碎,是从伸手要钱开始的。”

说实在话,中年人的崩溃和老年人的心碎,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已注定,存钱和不存钱的人,过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稻盛和夫所说:“唯有经济独立,你才看不到那么多苟且,你才不用低三下四,你才有底气挺直腰板,去接受爱与被爱。”

退休后,学会攒钱和存钱,才是成年人维持生活最好的远见。

存钱就是存快乐,管钱就是管人生,存款就是晚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