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张 妮
近日,故宫博物院获得约3.71亿元人民币资助,这笔资助来自香港赛马会和其慈善信托基金共同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资金将用于支持故宫博物院于2024年至2028年开展的“万方传播中华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对故宫的承乾宫进行修缮。框架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故宫香港文化交流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将用于举办传统文化相关主题展览,并展示香港和内地年轻艺术科技人才文化交流成果。这是继2022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香港故宫)成立以来,香港与内地在故宫文化交流合作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此次合作将为故宫文化的传播推广带来什么影响?香港故宫成立两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有哪些心得?在北京参加该活动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去年参观人数排香港第二
环球时报:您认为此次香港赛马会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具有怎样的意义?
吴志华:香港故宫的建设也得到了香港赛马会的支持。在香港故宫成功管理运营的基础上,香港赛马会进一步支持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将范围扩大到内地,与故宫博物院展开合作。“万方传播中华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涉及古建修缮、展览展示、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考古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让内地与香港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其中有两个项目香港故宫也会参与。非常感谢香港赛马会支持这个项目。
环球时报:香港故宫目前参观人数达到什么规模?观众构成如何?哪个展览或展品最吸引观众?
吴志华:在新冠疫情以前,香港的艺术历史类博物馆参观人数一年大概是60万—70万左右,很少超过100万。香港故宫2023年参观人数约为130万,在香港博物馆中排名第二。对一个新馆来说我们感到非常兴奋。香港故宫的观众组成在过去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开馆第一年,受疫情影响,基本上以香港观众为主。现在,内地观众约占50%,香港观众约占30%,还有20%是海外观众。故宫的展品都很受欢迎。尤其是比较生活化的展品,比如5号展厅有一件乾隆时期的器物,可以在夏天放冰进去,达到降温等功效。很多观众看展时就感叹,原来在乾隆时期就已经有“冰箱”了。还有三星堆的文物展也吸引很多年轻观众思考,为什么三星堆会出现与过去中原地区不太一样的艺术品。
香港艺术家参与布展创作
环球时报:香港故宫约70%的观众是香港之外的游客,从这个角度,其对于促进香港旅游起到怎样的作用?
吴志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有一些讨论,说疫情后香港旅游发展不如从前,游客的消费能力下降了。但其实这不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而是最近几年内地变化太快。整个国家发展已经到了现代化水平,民众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在内地市场上能买到的东西,游客不一定会来香港买。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某售票平台的数据显示,内地游客去香港旅游,门票卖得最好的第一是迪士尼,第二是香港故宫。这也反映了现在内地游客来香港旅游的新趋势,希望更多去博物馆,更多了解香港的生活、文化、艺术。所以,在进一步拓展文化旅游方面,香港故宫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然,内地观众这么多,还因为高铁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貌。从我的办公室到福田高铁只需要15分钟时间,太方便了。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很多内地大湾区市民都是上午来香港故宫看展,下午回家吃饭。
海外观众也陆续回来了,目前以东南亚游客为主,韩国、欧美游客也很多。我观察到,海外观众来香港故宫很少有只为打卡的,他们大都是来看展览、看文物的,停留很长时间。除了促进旅游的意义外,海外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更多了解香港和内地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博物馆可以发挥软实力方面的沟通作用,将我们的文化生活面貌展现给外国观众。
环球时报:香港故宫有哪些香港特色?
吴志华:香港文化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同根同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香港有自己的表达方法。我在构思香港故宫的展览时,融入了很多香港元素,邀请了很多优秀的香港策展人、设计师参与布展。传统策展人通常会从考古学、博物馆学的视角出发,将文物以历史顺序进行排列展示。而设计师是很生活化的,更关注这件文物美不美、功能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和技术制作,他的布展理念跟生活息息相关。我还委托一些香港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比如,最近我们举办了一个圆明园主题的展览,一些涉及园林的内容,我会请年轻艺术家用现代艺术的表达方法创作当代艺术品,如多媒体作品,把它放在展厅里展出。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文化创新。其实中国古代比如乾隆时期就鼓励创新,为什么现代艺术家不能创新?可能这些新创作的艺术作品50年后成为了传统艺术品,下一代人可以再创新。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香港故宫以背靠祖国、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为发展策略。因此,放眼世界是我们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开馆两年以来,我们和卢浮宫等外国博物馆合作举办了很多展览和交流活动,引入一些国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展出。前段时间我们组织了一个国际研讨会,邀请很多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参与。其中有两位馆长不是我们邀请的,是自己报名来的。其中一位馆长来自新西兰,他说新西兰很多城市的观众都希望多看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展览,问我们可不可以安排一些展览过去。我们非常乐意这样做,通过一些具体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未来,我们要继续放眼世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香港故宫将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湾区如何实现文化融合
环球时报:香港是世界多元文化的汇聚地,但此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感相对较弱。香港故宫如何帮助本地市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吴志华:这背后有一定历史因素,香港回归只有27年时间,很多工作需要一步一步去做。我本人在香港参与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其中最成功的是2010年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引入香港展出。我们加上很多解说,把相关文物陈列出来,尽可能还原宋代生活面貌。为期3周的展览共吸引超过92万名观众入场观赏,接近香港总人口的1/7,打破了香港单一活动售出门票总数、每日及每小时售票数量等多项纪录。很多观众看了1个多小时都不愿意走,他们都非常认真地透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生活的细节,这说明香港观众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未来,如何更好、更多地在香港进行长久的关于故宫文化的传播,是一个连续性工作。
对青少年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历史、艺术的教育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我非常开心看到很多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来香港故宫看展览。我们发起了一个学生文化大使项目,每年培训100名学生,在博物馆当宣导员,做文化推广。我们还启动了一个项目,组织8名香港学生和8名北京学生共同参加暑假的文化活动,促进两地优秀学生的交流了解。我希望面向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不只是单方面地我带给你文化知识,还要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去参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环球时报: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进一步实现文化融合?
吴志华: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发展前景非常好的重要区域。大湾区人口8000多万,除了发展经济外,现在大湾区很多城市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很多城市都建了新的文化博物馆、表演艺术设施等。香港的表演艺术场地并不充足,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新的场地、设施,将一些演出搬到深圳等城市。大湾区很多文化机构的合作意愿也非常强烈。随着内地观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有经济能力去追求更好的文化生活,所以将来更好地培育和拓展文化艺术观众群非常重要,强大的观众群将推动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一定要靠观众,不可能每张演出票都由政府支持,免费赠送。现在公众对博物馆提供文化展览、教育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付钱去获取更高水平的服务。
但是,有一个问题很明显。深圳开放得比较早,人才可以从全国吸引过来,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好的文化设施、文化艺术发展规划,人才竞争非常激烈,香港也出现类似问题。所以大湾区所有文化艺术机构都需要思考未来如何吸引更好的人才。
文化产业不仅包括博物馆、文创等,还涵盖新科技。香港、深圳有很多初创科技企业,如何更好地将科技与文化、科技与艺术、科技与历史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将文化艺术与教育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也是未来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过程中,香港故宫将起到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