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蜀国智囊,其实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无瑕。

当我们深入考究历史,就会发现这个飘逸灵动的形象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他曾经错杀蜀汉三大猛将,这无疑为日后蜀国的覆亡埋下了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禁要问,这位聪明过人的丞相,为何会犯下这样令人遗憾的错误?

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欲望和算计?让我们来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或许可以让我们对这位智囊有一个更立体和全面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诸葛亮痛杀马谡 ≻—●

马谡少时期即成名,以才名传播于乡里荆州,当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马谡便选择追随当时在荆襄势力日盛的刘备,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辅佐军务。

入川之后,马谡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及越嶲太守等要职,政绩卓著,深得蜀汉丞相诸葛亮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极为看重马谡非凡的才能,每每询问军国大事,皆与马谡通宵达旦地详谈,向来器重马谡。

马谡对军事谋略颇有心得,每每能给予诸葛亮精辟的建议,两人交流时,谈吐充满智慧与机敏,让旁人甚为惊叹,可以说,马谡是当时与诸葛亮可与谈论军机的唯一人选。

北伐之初,诸葛亮力排众议,提拔马谡为先锋,这让马谡对大任备感到荣耀,但后因恃才自傲而不听谏言,坚持在山上驻扎。

这直接导致街亭战役惨败,北伐计划落空,诸葛亮只得退还汉中,暂时禁锢马谡,看似严惩,实则并未怪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大败,不能归咎于马谡一人,北伐全军多有疏失,马谡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诸葛亮作为谋士,理应知晓用兵之道有进有退,不可对一次失败过分苛责马谡。

再则马谡与诸葛亮私交甚笃,素有深谊,诸葛亮当能宽容谅解马谡这次的过失。

马谡虽然这次战败,但仍是难得人才,他若不死,给时间成长,未来成就很可能超过姜维。马谡的离世,使蜀汉失去了一个值得培养的继承人,若马谡在,或许能更好地辅佐军国大事,蜀汉前景会更为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待马谡如此,想来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严惩以正军纪,若非当时大敌当前,北伐事关蜀汉生死存亡,诸葛亮必会手下留情。

这次决心痛下杀手,也是诸葛玲无奈之下所为,以诸葛亮待人用人的宽厚仁德,定不会因一次过错就舍弃人才。

可叹马谡因一时失误葬送了性命,也可叹蜀汉失去了这位难得的良才,诸葛亮痛杀马谡,想来亦是情难自已,不忍使然,此事令人唏嘘不已,实在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诸葛亮进言杀刘封 ≻—●

刘封刘备的养子,从小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刘备寄予厚望,想培养他为大将。

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兵败被擒,刘封当时驻守上庸,本可以救援,但受到孟达劝阻而不敢前去,刘备大怒,召回刘封问罪。

刘封哽咽辩解,他也想救援关羽,但上庸刚定,恐有变故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勃然大怒,要亲手斩杀刘封以泄心头之恨,诸葛亮挺身而出,更称刘封性格刚硬难以驾驭,日后可能叛变祸乱蜀汉。

刘备听信了诸葛亮的话语,直接让人给刘封下了毒酒,刘封痛饮下毒酒后,在地上惨嚎翻滚至死,他死不瞑目,心中充满了对孟达和刘备的怨恨。

诸葛亮此举,断送了蜀汉未来的发展前景,因为如果刘封活下来,他必将成为蜀汉北伐中不可或缺的主力指挥官。

当时魏国许多老将已经衰老,刘封以他的勇猛和智谋完全可以带领大军攻下长安,一举扭转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封深谙兵法,曾研读六韬三略,又从小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若活着,就能以雷霆手段训练蜀军,提高战斗力。

到时力排众议,带领蜀军破釜沉舟,一举攻下长安复辟汉室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刘封才华横溢的生命就此逝去,蜀汉失去了这位杰出的指挥官与大将。

刘封临终前,心中充满了对刘备的怨恨,他想不通自己从小追随刘备,为他立下如此汗马功劳,刘备竟然因为一时的疑虑就要亲自杀他,实在太不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封死后,许多蜀汉老兵都为他的死而愤慨和惋惜,他们原本都钦佩刘封的武勇与才干,盼望刘封能带领大军北伐,为关羽报仇雪恨。

现在见到刘封被刘备亲手毒杀,人人自危,生畏惧之心,军心大损,士气低落,刘备此举直接影响了蜀汉军队的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甚至在私下议论,刘备是否也会无缘无故地杀掉手下忠心的将领,这对蜀汉军队的士气影响极大。

后人评说,刘封之死直接导致刘备失去人心,为日后蜀汉的衰亡埋下了隐患,如果刘封还在,或许可以通过他的智勇延缓蜀汉灭亡的进程。

刘备轻信谗言失去良才刘封,对蜀汉未来是一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诸葛亮计杀魏延 ≻—●

魏延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都是务农为生的普通老百姓,他从小就展露出非凡的气质,喜欢到野外去打猎,也经常模仿大人练习武术。

村里有位退休的老将军看中了魏延的天赋,决定收他为徒,从此开始了魏延的武者之路。

在老将军的悉心指导下,魏延的武艺突飞猛进,到20岁时已经是村里无人能敌的高手,他渴望走出山沟沟,在乱世中闯出一番作为,于是他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涯。

魏延先后投靠过几个小军阀,但都未得到重用,这些人不是贪生怕死,就是目光短浅,魏延看不上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遇见刘备,魏延才找到心目中的主公,他欣然决定追随刘备左右,加入了蜀汉。

魏延当时投奔在韩玄手下,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刘备攻打韩玄后,他觉得刘备更加的有前途,于是就杀了旧主韩玄,投奔刘备。

初见之时诸葛亮就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就劝说刘备杀了魏延,但是刘备念其有一身本事,便保下了他的性命。

在蜀汉,魏延很快崭露头角,他首战赤壁,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大破曹军,接着他又跟随刘备取下江陵,夺取荆州,屡建奇功。

尤其是进攻汉中,魏延与张飞、黄忠等猛将配合默契,连续击败夏侯渊和张郃,终于击垮曹军,使刘备旷古未有地占领了汉中,魏延因此一战成名,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时期,魏延率军突破曹魏防线,立下汗马功劳,他还提出了直接从子午谷攻入关中,直捣长安的大胆军事策划,可惜遭到诸葛亮的拒绝,魏延与诸葛亮矛盾由此开始更加严重。

刘备去世后,魏延野心大起,认为自己比杨仪更有资格掌管军政大权,于是开始暗中拉拢人马,准备发动政变。

他还多次向诸葛亮献计,要求夺取曹魏的关中之地,但诸葛亮觉得不妥,每次都回答日后再作打算,此计太过冒险。

诸葛亮死后,害怕魏延兵变,他就把兵权交给了杨仪,魏延觉得杨仪没有自己合适,便开始大闹军中,而杨仪也巧妙的利用了诸葛亮留下的计策。

杨仪故意激怒魏延,引得魏延大喝:“我看谁敢杀我?”此时隐藏在人群中的马岱突然袭击魏延,并在混乱之中将其斩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蜀汉上下反应不一,有人为魏延的才华惋惜,也有人为他遭报应欣慰,而曹魏方面,也有忌惮魏延的战力,为他的死暗自高兴。

综观魏延的一生,他无疑是蜀汉最出色的猛将之一,没有他的出色表现,蜀汉可能无法取得许多决定性胜利。

但他过于傲慢自大,又野心过盛,最终导致自己走向毁灭,魏延是一个英勇与野心并存的复杂人物,他的人生轨迹最终改写了三国历史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结语 ≻—●

诸葛亮聪明一世,可是也有算不准的时候。

不过有人说这三人该杀,而且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任务,有的人则是认为如果报下其一,一定可以让蜀汉的命运逆转。

所以蜀汉的命运真的能被这三人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