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队为将领授军衔,有一个现象是下级比上级授衔高,如49军军长钟伟授予少将,师长温玉成授予中将;30军军长谢振华授予少将,副军长饶守坤授予中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事评级授衔,是基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贡献、战绩、资历,以及山头等诸多情况。不能片面的看待某一个时间段上下级关系。

作为30军副军长的饶守坤,能被授予中将也是多方面因素。

饶守坤参加革命,绕不开一位人物,就是方志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方志敏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饶守坤的父亲是农协会员,后成为赤卫队员,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等,姑父也随方志敏一起闹革命。他在这样的革命氛围中受到影响。1929年跟着父亲参加革命,加入儿童团,担任团长。

1930年被推荐到彭杨军政学习学习,回乡后担任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帮助支前工作,配合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打仗。1932年,在方志敏的号召下,作为共青团员的他参加红军。在作战中很勇敢,几个月就升为班长、连长,入伍两年就提拔为营长。

此时他所在的红5军团,这支部队参谋长是粟裕。

1934年,红军主力转移,他奉命带领一个营的战士留下坚持斗争,配合主力北上,保卫地方。部队不断进行作战,整编,他从营长改为连长,又升为团长,开辟坚守闽东北根据地,担任

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

抗战爆发后,他领导的部队

改编为第3支队5团团长,率部奔赴皖南抗日前线。后在担任新四军军部任教导总队大队长、第5支队8团副团长、15团团长,2师13团团长、淮南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副旅长、旅长,华野成立后编入6纵担任18师师长,后调

先遣纵队副司令员,协助部队准备南渡长江。结果部队发起淮海战役时取消渡江,1949年全军改编时,他担任30军副军长。

30军前身是华野12纵,是一直地方属性的野战纵队,长期在苏中区域内作战,司令员谢振华,是一位老资格,土地革命时期很早就担任团长,抗日战争时职务没有变得,干了将近8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担任旅政委、

纵队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司令员、军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说谢振华也够资历评中将,或许因为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长期担任团职;或许因解放战争率领的12纵,没有像1纵、2纵、3纵、4纵、6纵、8纵、9纵等打硬仗多。因为11纵、12纵在1948年之前打硬仗部队,成立苏北兵团后,在韦国清的领导下一直在苏中作战,牵制敌人。

饶守坤担任30军副军长后,一直率领部队在前线打仗,或许因军长是政工出身吧。上海战役指挥部队全歼51军和暂编8师,俘虏敌人8千余人,打响上海战役外围战第一个大胜仗。此后与31军全力出击,扫清高桥守敌,30军毙敌2600余人,俘虏1.5万余人。上海解放担负起保卫上海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2月,他从副军长的职务调任华东海军第七舰队司令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正军级职务。不过比起指挥千军万马来说,海军第7舰队也只有千余人,相当于一个团。

尽管兵力减少了,可海军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如何提高海军战斗力,指挥海上作战,对他来说都是新课题。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服务海军建设。

1955年,他被评为正军级中将,尽管谢振华也正军级,但只是少将。之前我们说过,一时的职务高低并不能说明什么,授衔主要看战绩、资历、山头。

饶守坤有战绩,有职务,土地革命时期坚持游击战担任过师级职务。从“山头”方面来说,他可能代表土地革命时期南方游击队红军,而且也可能是代表红10军团。这支部队长期在闽赣斗争,是中国革命一支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

1980年,被调任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1985年退居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