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俄罗斯第八届总统就职仪式,正式开启普京“5.0”时代。

一周后的今天,中俄同时宣布,普京将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标志着,普京将他的“首访”,献给了中国。

5月14日,普京的总统座驾已经提前运抵哈尔滨太平机场,预计普京将参加中俄博览会与中俄合作论坛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国的外交首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信号,是一个国家和领导集团向国际和国内各股政治力量,展示自己本届任期的首要外交目标。

按照惯例,为了外交上的平衡与缓冲空间,大国往往不会明确态度,而是选择周围关系密切的小国。

譬如美国总统最常选择的是墨西哥与加拿大,俄罗斯青睐于原独联体国家,我们最近两次都给了东盟。

而一旦将“首次”献给了另一个大国,则是向全球明确表态,将明确站队,并对外交策略进行颠覆性的调整。

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首访,感受这种调整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的颠覆性巨变:

49年建国后,毛主席第一时间访问苏联,随后两国签署盟约,中国全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平同志第一时间出访美国,随后中美两国签署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中美进入蜜月期。

97年十五大召开后,江总书记第一时间访问美国,随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两国迅速再次破冰,中国加速进入WTO融入全球化。

13年全国两会召开后,国家主席第一时间访问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议伙伴关系发展。

可以说,每一次中国公开亮明身份,都标志着全球秩序的大洗牌。

同样,对于另一个超级大国也是如此,普京一旦调整了首访,也象征着俄罗斯外交思路的转变,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随之影响。

2018的普京4.0时代,他上任后打破出访破例,将首访设定为西方阵营的奥地利,目的是趁着中美贸易战和好基友特朗普上台,向世界展现本届俄罗斯政府欲重新融入欧洲。

进入5.0时代,普京又一次打破自俄国成立以来的惯例,将首访设定为同为安理会五常的中国,也是在向全球宣布自己接下来6年任期的外交重心就是神秘的东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们跟普京已经敲定的会面有很多,近的有6月阿斯塔纳的上合峰会,远的有10月喀山的金砖峰会。

可普京就职后,仍要抢着第一时间访华,向全球直播。

如此奋力,也许是因为下个月,俄乌的外交谈判就要进入赛点,留给普京与泽连斯基的时间不多了。

6月中旬,全球100多个国家元首将齐聚瑞士,召开和平大会,7月-8月,将在巴黎召开奥运会,除俄罗斯和叙利亚外,118个国家签署了奥运停战协议。

值此关键时刻,俄罗斯不仅要在军事战场上大秀武力,也需要在外交战场上获得强力盟友的支持。

据悉,花费了颇多心思的普京赴京时将会携带很多礼物,其中有一本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

小说描绘一位少女爱上了丈夫的好友,最终在丈夫远遁美国的成全下,少女跟丈夫的好友喜结连理。

该书出版于建国后的第四年,入馆登记日期为下个月的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