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面对“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性格十几年后,我终于在网上找到了跟自己一样的白开水族!

感谢网友,将我这种淡淡的精神状态归类为“淡人”,让我拥有了组织 —— 要知道过往,我是连吃饭都能被身边人揶揄的存在。“自己带饭,滴辣不沾,点奶茶也更偏爱清茶”,同事会半带玩笑的说我这口味只适合去广东福建生活。 彷佛跟我等淡人格格不入,吃饭都需要 以地域为界,划分起一条浓淡不共戴天的分界线。

然而最近一位淡圈互联网友人,却让我重新打开了对地域口味的重新审视:“建议不吃辣的朋友来我们四川,感受一下。”

我?四川?“无辣不欢”的浓人老窝,淡人的生存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仔细拜读了她的介绍,原来表面看起来热辣重油的四川,精神状态当真超前到几乎容得下所有存在。淡人在这片土地有自己的安乐净土,之所以不出名,也是淡人骨子里那不争强好胜的性格。这些“味道淡淡的”四川滋味,大隐隐于市一般,悠然自在地淡着自己的淡。

她帖子里介绍的几样菜也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好,那就去四川当个高级淡人试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四川随随便便就可以用美好的价格,吃到最原汁原味的清爽。这也是顶级淡人的饮食哲学,好食材,无需过度调味。

我去的第一个淡人老窝在雅安,这里的好吃并不复杂。本地特色荥经土鸡、荥经炭火炕山笋,外加康定青杠菌,已让哒哒面的滋味足够丰盈。适度的浇头,让淡人慢慢体味留白之美,来自山野的自然调味,让味觉保持适当疏离,也让人更真实感受生活 的健康、具体又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很快上了桌,但气味不会等人太久。如诗的季节,菌子被阳光积淀得厚重、烟火的木质气息、肉的醇熟香气都在风中涌动,吹走木讷的热油,把那些闪瞬即逝但如约而至的鲜活拿来品味。一口下去,身体所有器官的疲累都像笋子、菌子一样舒展开来。

对于淡人来说,吃饭就是吃饭,眼睛不必纠结精致环境和刻意仪式硬凹出来的氛围感,也不三心两意以手机为主角,否则舌头注定错失笋子暗含的精妙,那种比青头菜做成的涪陵榨菜更软一点的脆度,虽然不至于咯吱,但足以惊喜牙关。

吃完也不用考虑翻桌率或对谁造成困扰。看看旁边打纸牌的战况,靠着古树发呆,或者克服羞耻心,不管不顾地躺在草地上,尽量感受风的吹拂。

当晚风裹挟上水果的香甜气息,和 落日一起穿过斑马 线、荡过人群,慢慢地走回家,就是这样有由简单、好吃食物,有好风景组成亿万个淡淡的小确幸,让淡人在纷杂世界里安然舒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见 单纯不 辣的 青花椒火锅, 大概是命中注定,它仿佛四川 淡 人对生活万难的有力回击。在中国最顶级花椒产地汉源贡椒,口腔摩梭温柔的花椒带着草本植物的清甜,将厚重沙质和苦涩回口全部过滤,以最快速温和的方法提醒自己:没必要,不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人不是铁石心肠,但也绝不由情绪掌控。面对那些生活里过不去的坎,淡人早已悟出了“命运的守恒规律”:被生活伤害的你挥拳反击也只有部分价值,生活总会在你掉以轻心时,猝不及防地给你一巴掌。

所以当浓人以红油做由头,在一片浓云气雾里里跌宕沉浮、得意又失意,痛哭流涕地向外发泄时,淡人选择了对内疗愈:麻一下,算了。 不用暴力的辣“以痛制痛”到头破血流,而是借助“麻了你一下”的机智、迂回地对生活躲闪、蛇形走位,让我与生活都暂且那么微醺一小会儿,也就过去了。

青花椒火锅里那一片盎然的稻绿,是花椒造访的结果。烧制时,花椒在汤锅里被小心且慎重地使用:腌制鱼肉时,得用芳香油含量远超其他品种数倍的清溪娃娃椒去除腥味;炒料时花椒得大量使用以增添麻味;淋油时花椒再次作为主角激荡出浓郁奇香,淡人不屑于用辣回击,以麻回敬,沉醉于小小的花椒,竟让生活也有了几分微醺。

没有小米辣、红油火上浇油,店铺独创豆豉底料,花椒油打底,黄豆芝麻做配,搭配柔丰腴柔软的鱼肉,让人能放心、没有负担地,把所有的一言难尽,一口而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麻并非掩耳盗铃或糊弄人心,自然清爽的绿意总能让人沉醉于这种丰茂油润的温柔,与那汪幽深相互凝视时,燥热、愤怒、不堪的心,便不自觉沉淀下来,如此,心里烧的那团火得以温柔消解,此刻的内耗、愤怒反而是对食物的亵渎,是浪费人生,吃一口,麻一下,在筷起筷落间渐渐放下,生活竟又变得慷概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就此以为淡人不爱跟热辣滚烫的浓人做朋友。友情的世界不分浓淡,但对于淡人来说,边界感是重要的存在。

一碗云吞,也叫抄手,在不喜食辣的淡人群居地广东,或许连辣油都不会存在于桌上。但这样未免有点小气,仿佛拒绝爽直的朋友一同入座。但如果似江南那种,让满桌浓人热情洋溢地问你要不要辣油,淡人似乎又有点被架在了台面上——加一点点?不加?合群不合群的纠结虽然努力摒弃,但还是会涌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四川,浓淡的分界线反而清晰明了。几乎每家抄手店里, 你都能听见清汤抄手的声音——骨头汤析出来的清鲜,平和丰盈,让舌尖相处舒服自在。有老板告诉我,最早以前其实是鸡汤,但很多老人生病忌口,小孩口味又淡,便换成了骨头汤,不至于寡淡到没有共同语言,又不会因为味道过于高调浓烈有些不适。

当季清新的莲花白,有区别于生菜和其他长叶菜的硬朗质地,逃离炒菜里酸、辣的桎梏,带着天然绿意的生硬气味,让舌头能顺着面皮上那些绵绵起伏的山脊脉络,舒畅、坚定地游走其间。

浓人朋友大可选择名气更响的红油抄手,在四川的小吃桌前,清淡和浓彩之间有着非常明确的边界感。清汤抄手绝不会有一滴红油,红油抄手也不会为淡人免辣——谁懂这种浓淡分明的边界感给淡人带来的安全感?就像生活里那些立场坚定又温柔的朋友,可能很少主动走向你,但绝对会坚定地在那里等你。

所以淡人来四川,大概都是可以交到赏心悦目的好朋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系风味探寻的最后一顿,与那个推荐我来四川的朋友相见。

本以为她会带我再寻觅一些本土原汁原味的清鲜,没料我们竟止步在烧烤摊!原来四川的淡人有自己的淡系烧烤,“石棉火上飘”就是答案。靠着精致二字,这套风味已成为大家的秘密聚会场所。 粗粝的食材靠边站,地道的石棉烧烤一定有最鲜嫩的鱼片、鱼肚,各种河鲜陆味,以及品类丰富的蔬菜。

这是一种特殊的铁板烧烤,讲究原汁原味,调味自便,所以食材仅提前码味泡油,烤制过程也不放任何佐料,其他流派里堪称调料C位本名的孜然,在这里反而会掩盖纤薄肉质,有种“厚重、积重难返”的阻滞。

招牌“牛肉、鱼片、鱼肚”,从飞鸟的故乡而来,在冷冽的刀锋下闪现出最薄的姿态,半透光的鱼片入口蓄满月光的温柔,着火”后蜷缩又舒展,满口都是弹性和柔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法也透出几分非同寻常的细腻,常规的豆面、辣椒面,芝麻面➕花生面。不仅会占据整个口腔内壁和喉咙,往往也让人深感厚重。石棉火上飘别出心裁研究出传统特色的秘制糖醋汁,在石棉本地烧烤师傅的建议下,用糖醋汁搭配香菜蒜,可以让舌头体会到新颖和奇妙。

是的,就连吃烧烤,淡人也不愿被那些大众、套路的味觉洪流裹挟。

乳酸的发酵味、不带一点辣味,莲花白的断生感和烟熏感兼具的烤泡菜,也是淡人才懂的爽快,不管是空口吃还是夹在肉里,都是解腻刮油的一大利器。吃完素菜,不妨再烤一份米凉粉蘸白糖当甜品,那种稻香的甜,让人能和千里之外的原野中、麦田舞动的快乐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若有浓人共同入局,本地地道的辣椒面也会礼貌接待,让人吃得酣畅淋漓,不必委屈。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是淡人的知情识趣。不把一种食物的味道强硬融合到另一种食物身上,也是在川地觅食的独有乐趣。浓油中守护不油不辣的清淡,比单纯的淡来得更抚慰人心。

或许在职场上工作中,淡人习惯了说“无所谓”,但这背后并不代表边界的消失。四川的厨师们大概很早懂得了这种回避进退的分寸,我的朋友诚不我欺,适可而止的食物最高修养,的确在四川。

点击有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作者| 二狗

编辑|梅姗姗、斯小乐 视觉/创意|BOEN

摄影| 《风味人间》、小红书 @ 他会发光啊! 、小锅鸭 biubiubiu 、 mlias 、 miniko 、巴斯光年、 a l p h a r d 、阿又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