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管善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这是从西方“泊来”的一个节日,其来历,网上常见的说法是: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发起人是美国费城人安娜·贾维斯。1906年5月9日,贾维斯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次年,在教堂的支持下,她组织了隆重的追思母亲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还申请以法定节日的形式设定母亲节。1913年,美国国会确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作为法定母亲节。

于是有人讥讽这是中国人过洋节,忘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个别人还说:过西方传来的母亲节、父亲节,就是认美国为父母,数典忘祖。

中国传统的母亲节,又是哪一天呢?好像并无定论。多数的说法是农历六月初六,即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与嫘祖成婚的日子。据说这一天出嫁女儿要回娘家,带上礼品孝敬父母。这个习俗,在农村某些地方可能还存在,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加剧,年轻人大多涌向城市谋生,估计也不像从前那样盛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是西方“泊来”的母亲节,在商家的大肆宣传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声势巨大。说得不好听,就是“文化入侵,触目惊心”;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节日文化,深入人心” 。

其实,在我看来,节日就是一个表达亲情的载体。六月初六也好,5月第二个星期日也好,重要的是重亲情,有孝心。现在实行周六、周日休息制,对工薪阶层来讲,周日与亲人团聚,表达爱意,时间安排上更实际一些,出行见面更方便一些,可操作性也更强一些。

开车时听车载广播中讲,近日,预约5月20日登记结婚的人很多,形成“扎堆”排队的现象。为何会这样?因为很多年轻人认为520谐音“吾爱你”,带有温馨浪漫的气氛。可笑吗?不可笑。年轻人认为好就行,去登记的人乐意就行,我们没必要妄加评论,横加干涉。5月20日,指的是公历,俗称阳历,不是指中国传统的农历(阴历)的日子。品头论足,甚至攻击年轻人崇洋媚外,责怪他们不选择所谓的黄道吉日去登记,有必要吗?

香港在全球范围来讲,是节日比较多的地区之一。西方的节日,香港市民有公众假;中国的法定传统节日,他们也有假,且同样重视。中西文化的融合,已形成兼容并蓄的良好氛围,并带动节假日的旅游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农耕社会有农耕社会的文化,我们要择优继承,发扬光大;但西风东渐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客观事实,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更不可以全盘否定。将西方文化一棍子打死,盲目自大,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祖宗传下来的就是最好的,不符合时代潮流。

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平和心态,以广阔的胸怀从容对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强求任何人接受,敬请阅后勿“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管善建,籍贯湖北麻城。某合资企业管理人员,江门市政协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