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酒后驾车肇事案警示我们,谁把法律当儿戏,法律就会惩罚谁……”。5月15日,在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云上警示教育会现场,民警们看到根据身边战友真实故事改编的情景剧《“醉”后一日》后纷纷这样说道,更深深烙印在大家的心里。今年来,该站扎实推进新时代法纪教育创新,变‘单向发力’向‘多频共振’转变,变‘传统施教’向‘网络施教’转变,变‘闭门自转’向‘开门互动’转变,实现新时代法纪教育的“破壁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战 法纪教育难以入脑入心

去年12月,该站政治处副主任费亚兵在审核对外发布案件侦破视频时,发现嫌疑人脸部马赛克处理不细致,个别画面还能清楚的分辨出嫌疑人外貌,可能造成警务泄密,他立即将视频退回重新处理,消除失泄密隐患。

事后他找到当事民警小李询问了解情况,小李却认为仅仅是一条视频,没必要小题大做。

“你们这堂课讲的是什么?”“法纪教育。”

“具体讲的是什么哪条法规?”“法纪教育。”在跟基层民警交流过程中,费亚兵就如芒刺背。他一方面为很多优质课鼓舞着,另一方面也被一些千篇一律的形式和内容刺痛着。

费亚兵发现,日常的教育虽然让大家知道了“是什么”“怎么办”,却并未真正走进心里、融入学习工作中。“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日常的法纪教育对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惩处,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民警还时常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说明民警的法纪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的教育没有入脑入心。法纪教育不能总做亡羊补牢的事,只有从源头抓起,靠扎实有效的教育才能校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有效引导民警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尝试 将教育权交到受教育者手中

“以往开展法纪教育时不够“接地气”,往往就是读一读条令法规,或者播放警示视频,缺少多样化、个性化”,该站纪检督察组民警沈晋原坦言。

如何让法纪教育入脑入心,引起民警共鸣?该站探索创新法治教育途径,将法纪教育的“切入点”“思想点”与民警的“关心点”“兴趣点”结合,由各基层单位轮值开展“云上教育会”,民警们充分运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精心创作编排成警示性法制教育情景剧或者微电影,以情景再现、故事明理、法规解读的方式引导民警牢记法纪红线和安全底线,令人耳目一新,犹如一汪活水沁入民警心田。

在该站3月的云上警示教育会上,民警们根据孔某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情景剧《绝命赌师》。剧中演员用传神的表演手法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往主要通过事件通报搞教育,但躺在纸上的案例总是缺少生动性。情景剧特有的艺术效果,不仅让人物真实可感,还把网络赌博陷阱在哪里、有哪些防范措施和相关规定等展示得更加清晰明了。民警姜真勇说:“看得我都想上去拉孔某一把!

“云上警示教育会让每个人成为当事者、亲历者,从准备阶段我们就边学习、边准备,深化了我们对法规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教育效果自然更好。”民警刘国威说。

突围 警地协作奏响教育保障大合唱

“地方教育场所、实践课堂比比皆是,能不能成体系、常态化用起来?走出警地协作路子?”“如何下好资源统筹一盘棋,奏响法纪教育大合唱?”

在该站“学法明纪·知规践行”活动推进会上,政治处主任李愉乐提出一个又一个问号,引领着大家的思路翻腾,逐步形成共识:“封闭的教育只会封闭头脑,开放的时代要充分利用起各方资源。”

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该站积极深化与地方纪检部门共建,遴选有启示意义的法纪警示资料和犯罪警示案例,作为教育活素材;用好情景教育,组织民警参观监舍,通过观看服刑人员的自我忏悔,邀请监狱领导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经验,讲述高墙内见闻,使民警心灵受到震撼。此外,该站还联系相关法律部门开展送法进警营活动,通过法官上法治教育课、邀请检察机关开展以案说纪讲解常见违纪情形.......。

随着各种教育资源在警地之间活了起来、法纪教育“资源池”深了起来,一场场行之有效的法纪教育也正在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民警们的心里走。

“我们的教育资源布局越来越宽广,看得越多,思之越深。现在按制度办事、依规矩工作成为我的习惯。”民警李欣在参观完驻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后说道。

通讯员(青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