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很多人关注巴勒斯坦地区,发现这里主要有两大巴勒斯坦控制区,一个是现在打的火烈的加沙地带,一个是约旦河西岸地区。这两地区对以色列态度差别很大,加沙地区底气十足,反抗以色列侵略激烈,约旦河西岸地区则柔和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地理人文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加沙地带,面积365平方公里,长40多公里,宽7公里左右,人口210多万。该地就是本次冲突主角“哈马斯”,“杰哈德”等巴勒斯坦组织的活动地。

其北部,东部都是以色列控制区 ,有高达10米的隔离墙,300米范围不能进入。外围都是以色列定居点,想挖地道偷运物资还是比较难的,但是还是有一些的,10月7日,就有一些突击队通过地道突然出现在以色列定居点。西部是地中海,以色列严密封锁,甚至不能到几百米外捕鱼,偷渡也是非常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地道过境购物)

关键是南部,是加沙地带与埃及的边境,虽然埃及也跟以色列建交,不允许境内有反以色列武装,当地有大量组织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在他们掩护下,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建了庞大复杂的地下通道。

这些通道可不像地道战的地道,因为在沙漠下,土质疏松,甚至很多都是用混凝土加固的。不要说运几袋粮食,几支步枪,几件药品,甚至有些牧民可以赶羊通过。自然的,各种先进武器可以拆散运进去。物资补给非常充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混凝土加固的地道,以色列总也摧毁不完)

有了这些通道,这里的武装组织可以轻易混出去,进行专业培训,甚至参加叙利亚战争等,磨炼了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敞的通道)

“哈马斯”,“杰哈德”这些武装兵强马壮,底气十足。大有把加沙地带打造成南宋钓鱼城,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之势。

看了下约旦河西岸面积5884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领土为2500平方公里,人口310万左右,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所在地,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区,下属军事组织有著名的“法塔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海隔离了约旦河西岸与外援的联系)

这里是选举阿巴斯作为总统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区,他在2008年11月23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举行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上被选为总统。

这里西部,南部,北部都是以色列控制区,东面是约旦河和死海,以色列把约旦河西岸地区在分成多个隔离区,进行管制。

东面隔着约旦河和死海是约旦,在约旦没跟以色列建交前,约旦是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重要活动范围,建有基地,可以随意穿越约旦河 ,死海得到支援。虽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阿拉法特带领下,想通过和平方式与以色列谈判,这时候,当地的武装也是非常强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阿拉法特签订《奥斯陆协议》)

1993年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挪威奥斯陆签订《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开始关系正常化。

更重要的是,1994年约旦跟以色列建交,约旦和以色列约定取消当地反以色列武装训练营,是不允许随意穿越边境的,来往人员物资被严密盘查。在约旦河西岸的武装外援减少。

这几天大量在约旦的巴勒斯坦人企图靠近约旦与巴勒斯坦地区的边境,就被约旦边防军赶回去了。所以它绝不可能允许什么武器弹药通过边境河海到达约旦河西岸地区。

以色列可以随时封锁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控制区,就跟现在的加沙一样,而没有任何外援可以到达。

长久以来,在以色列各种同化政策下,各种经济政策下,自然强硬不起来。

地理因素影响外来支援,是造成双方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