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招商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动能。

5月15日下午,推进“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座谈会在招商银行财富大厦举行。青岛市各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各区(市)商务(招商)部门和88家“链主”企业参会。青岛市商务局通报了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进“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座谈会现场。

今年一季度,青岛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5个,计划总投资2146.6亿元。从招商成效来看,总体达到预期。

年初,山东省、青岛市先后召开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提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突破高质量招商引资”,对招商的方向、领域、方法和工作体系作出新的部署和要求。

2146.6亿元,一季度的“奋力一跃”,不仅是招商引资数字上的突破,也是青岛激发产业发展生机的源头活水,更是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入新生力量。

招商引资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大举措、大工程。青岛各级各部门更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用招商撬动青岛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01

大项目增长,制造业“突围”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如果将一季度以来,全市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凝练为两个关键字,就是“全”与“实”。

“全”,体现在抓全产业链项目、全生命周期项目、全面动员、全员招商。

“实”,就是更加注重外来投资、注重实际投资、注重项目产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抢抓招商的“春耕”时刻,青岛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走出去”招引,释放青岛诚意,向“高”发力开好局——

投资来源地瞄准国内重点经济区域。一季度,签约内资项目234个,占91.8%,其中省外投资项目148个,占58%,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项目合计占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翰博光电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招引项目更“新”。一季度,7大优势产业项目59个,占23.1%;10大新兴产业项目95个,占37.3%;7大现代服务业项目81个,占31.8%。

制造业大项目“突围”。一季度,总投资30亿元以上大项目2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4个,同比增长56%,国药生命港、翰博光电、中能瑞新储能等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同比增长20%。

02

坚持“一盘棋”、攥成“一股劲”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一盘棋”、凝聚“一条心”、攥成“一股劲”。

年初,青岛市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的若干措施》,为加强招商统筹给出了工作路径和方法。一季度,青岛市招商引资按照协同推进的总步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统筹项目产业布局——

把准招商方向和领域。市商务局梳理形成产业链招商清单,建立重点国别、主要城市招商目标资源库,为各专班、招商团队提供行动参考。推动各区市按照产业项目“三集中”原则布局落地,一季度总投资10亿元以上60个大项目中,符合区市主导产业定位的项目44个、占73.3%,其中签约落户在专业园区的23个,占38.3%。市工信局重点推进的67个、计划投资1017.2亿元的招商项目均按照“三集中”原则确定承接区(市)。

统筹产业链招商专班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产业链招商团队编制招商行动计划,组织各招商团队全面梳理市级层面主抓的重点招商项目、拟重点走访对接的企业、年内拟重点开展的招商活动,推动产业链招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石汽车是市南区“飞地”“飞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推动区(市)间实现资源共享。市南区与平度市、莱西市已建立区(市)层面资源共享机制,拟定“飞地经济”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地方联动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极石汽车作为市南区“飞地”“飞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将生产基地落地莱西北京汽车制造厂。

统筹重大项目保障——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要素供给。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加强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目前全市已使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约5200亩。市委金融办充分发挥基金在投资带动、招商引资等方面优势,一季度在青岛市成立山东省鲁资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将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投资规模75亿元。

强化招商项目评估遴选。西海岸新区组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聘任包括25名院士在内的182名海内外专家人才为“双招双引”顾问团,围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聚势赋能。

深挖招商载体资源。市商务局通过招商资源信息化平台对外公布招商载体(项目)、厂房、楼宇信息,提升全市招商资源配置利用效率。

统筹项目调度评价——

建立招商引资指挥部工作制度。市投促办制定《青岛市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会议暨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等10项工作制度和办法,统筹市级招商专班、各区市招商工作。

建立完善项目定期调度通报机制。市商务局重点项目调度范围由5亿元以上扩展到亿元以上,每月调度、促进、服务和通报,切实把项目统筹调度工作抓细、抓实。

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市考核办更加注重项目招引实效,将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开工、纳统、竣工投产、形成产值税收等环节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亮绩赛季”《2024年亿元以上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全市项目信息共享系统。市商务局正在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信息平台进行改造升级,推进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机制,打通信息平台壁垒,推动实施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研究制定营商环境3.0版创新政策,搭建常态化政企交流“平台矩阵”,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市商务局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听取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解决,已实现增资或利润再投资到账5.5亿美元。

03

招商竞速新质生产力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招商引资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眼下,一线城市已经行动,预示着新质生产力大招商“风已起”——

4月25日,2024年投资北京大会上,北京面向全球发布了231个招商项目,发力高质量产业项目招商。

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围绕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动力。

广州把低空经济作为开拓万亿级规模“新蓝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月发布的开发区“低空10条”,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力度最大、低空经济产业链条覆盖范围最广的专项支持政策。

面对招商新形势,要在城市招商竞速中取得领先身位,更要拿出拼劲、闯劲,务实创新硬招、实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成为现代金融项目集聚的“强磁场”。

年初印发的《2024年青岛市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明确,围绕青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等重点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招商引资行动。

产业发展快,要有“龙头”带。去年10月,青岛市印发《“以商招商”和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5月15日召开的推进“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座谈会,正是对发挥“链主”引领作用、推动政策和项目招引落地见效的又一具体行动。

今天的投资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把招商引资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力度,找方法、拼干劲、加速度,青岛将迎来更多“城市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