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上海报道

老玩家和新玩家谁更懂消费者?能让行业增长走出平缓的创新产品是什么?5月15-17日,由国药励展主办的“中国国际健康营养博览会(2024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中国国际健康营养博览会(NHNE)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展会规模超过40000平方米,汇集1200多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功能食品原料、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和饮料、营养滋补品、特殊营养品、特殊膳食、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OEM制造、商业服务等十余个细分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同时,在本届博览会上,围绕着营养健康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热点赛道、政策法规等话题,来自行业内的企业人士、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协会等展开了30余场圆桌论坛和交流活动。众多行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叠加医疗保健消费需求潜力、老幼人口比例增加、消费多元化等多重因素,未来益生菌、DHA、叶黄素等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消费需求有望提升,此外,营养抗衰新成分市场加大拓展以及营养保健产品的食品化等趋势值得关注。

益生菌引领健康消费赛道

作为近年增速最快的营养保健细分领域之一,益生菌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大健康市场风口,来自国内益生菌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北京科拓恒通、河北一然生物等在本届健康营养博览会的亮相也吸引了业界关注。

河北一然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微生态益生菌研究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突破了益生菌技术壁垒,打破国际垄断,发展成为乳酸菌发酵剂行业的知名国产品牌,并拥有益生菌全产业链。

“消费者对于益生菌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非常大的飞跃性提升。”河北一然生物的一位销售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益生菌产品日趋多元化,目前,益生菌除了被应用于乳酸菌饮料、酸奶等食品外,在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中的应用不断增长。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曹正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已迎来益生菌保健食品发展的黄金期,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益生菌市场,更多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肠道健康的益生菌产品将成为营养健康消费的新热点。”

不过,益生菌产业有很强的知识产权壁垒、技术壁垒、准入壁垒和资金壁垒。目前,国内益生菌终端营养保健消费品大多数都使用国外的菌种,美国杜邦与丹麦科汉森两家公司就占到了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85%左右的份额。相比之下,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厂商较少,年产能及产值在千万元规模以上的公司主要有河北一然生物、北京科拓恒通、上海润盈生物等。

在消费市场对益生菌与免疫功能的关注不断升级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对品牌及产品技术创新的要求。益生菌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提升,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精准的细分领域研发创新,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营养抗衰新成分成“潜力股”

在博览会现场,本报记者发现,深圳希吉亚的展位不大,位置也比较偏,甚至没有看到有产品展示,但却不断有人前来咨询了解情况,现场的工作人员还表示,公司资料早已被领取一空。这家公司靠什么如此吸引关注?

抗衰老研究已成为全球健康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在此次健康营养博览会上, NMN依然是抗衰老领域营养保健品的旗帜。

科学研究表明,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物活性核苷酸,是人体内辅酶(NAD+)的前体物质,人体内的NAD+含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补充NMN可提升人体内NAD+含量,起到抗衰老作用。

作为全球率先量产NMN原料的生产商,邦泰生物在本届健康营养博览会上,展示了核心优质原料NMN、NADH等产品,展示了首创全酶法技术,以稳定的产品供应、完整的质量体系和环保节能等品牌优势,引起了众多观众和经销商的咨询关注。

邦泰生物市场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公司拥有全球首创全酶法技术,通过全酶法生产的NMN产品,在产品纯度,安全性和稳定性上都优于其他生产方法,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营养健康、生物医药、医美日化等领域。

在深圳希吉亚等其他关注抗衰老赛道参展企业的展位上,一系列具有显著抗衰老效果的营养成分逐渐崭露头角,如吡咯喹啉醌(PQQ)、甘油磷酰胆碱(GPC)、麦角硫因等,这些成分各自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机制,在细胞修复、抗氧化、调节代谢、维护肠道健康、支持神经功能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研究表明,GPC不仅是胆碱的高级形式,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及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看作是一种有潜力对抗衰老相关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化的有效营养成分。2024年初,GPC获批新食品原料,成为营养抗衰市场“新星”。

麦角硫因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氨基酸硫醇,具备强大的抗氧化性能,对皮肤健康和整体衰老过程有着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PQQ成为广受关注的“明星”营养物质之一,我国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批准合成法和发酵法制得的PQQ为新食品原料。在本届博览会举办的营养健康(春季)市场峰会上,仙乐健康分享了PQQ作为新型抗氧化剂在促进线粒体功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和最近研究成果。

抗衰老营养保健赛道的火热也吸引了一些跨界企业的关注。在深圳希吉亚的展位,本报记者遇到了来自四川某上市化工企业发展部的工作人员,“我们关注一些在国外认可度比较高,但在国内还没有充分开展市场的抗衰新成分。”他告诉本报记者,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在布局营养新成分领域,目前这些新成分在国内的认知度和市场热度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可能成为像“NMN”一样的红海。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