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璩静以一己之力将公司送上舆论风口之前,其实有家车企的一把手也险些成为众矢之的。

事件出自上个月的智己L6预售发布会。这场发布会除了参数“出错”的PPT外,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在结尾时的一段真心话也被指“严重缺乏员工关怀”:

我们的同学,(忙起来)甚至连自己小孩子的出生都会错过。

我们也有小伙伴连续四次阳,还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

我们有同学一狠心,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送去了寄宿制学校。

这番言论直接将舆论的焦点从产品转移到智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至于网友给它写的段子都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少买一台智己,就有一个员工少受罪。

可能刘涛和智己也意识到“黑红也是红”的确不好,于是在13日的发布会上,刘涛让出了主讲人的位置,也没有再主动提及小米。

只是,发布会虽不提小米,但智己L6却没改阻击小米SU7的精准定位。

输了面子找回里子

发布会前几天,有人在智己App上发现智己L6的起售价被意外曝光,为21.59万,但很快又被撤回。可能是员工的一次操作失误,但也说明智己在最终定价上直到发布会前几天还在摇摆:

比小米SU7高,是万万不可能的,只有持平或者更卷。

最终,13日公布的智己L6的5款车上市权益价为:

标准版:19.99万元

长续航版:23.99万元

超长续航版:25.59万元

超强性能版:28.59万元

光年版:32.59万元

其中最低的标准版因为有2000元抵2.2万元的限时优惠,所以将售价拉进了20万以内,怎么看这都像是为小米量身定做的。

营销上打不过,就在产品和定价上找回场子。

在L6这款车上,智己将主要的着墨点都放在了一个叫做“灵蜥数字底盘”的技术上,并且宣称L6是全国首辆拥有“蟹行能力”的轿车。

所谓灵蜥数字底盘,官方解释是通过全车三轴六自由度整车运动的协同管理,为汽车装上了“超级小脑”,可实现所有维度动态性能的联调联控,确保车辆在各种路况中都能做到极致灵动、舒适和安全。

具体能做什么呢?官方的数据是在单侧残雪、积水等路面上,车辆跑偏减少约80%;在需要高速紧急避险避障场景下,相比传统ESP系统响应速度快30%。

除了这些特殊路况和场景,还有两个日常情况,一个是“侧方停车”。当你想从一个前后车距离都很近的侧方位出来时,往往需要辗转腾挪好几把,而智己L6的“一键脱困”可令车头在轮速差的作用下朝外摆出,随后直接驶离即可,这就是之前提到的“蟹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是四轮转向,也是“蟹行能力”的一种体现。

所谓四轮转向,就是除了以传统的前轮为转向轮外,后面的两个轮也是转向轮。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目的是提高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侧向风力作用时的操作稳定性,改善在低速下的操纵轻便性,以及减小在停车场时的转弯半径。

因为成本问题,这项技术以往都是出现在一些豪华车和跑车身上,例如保时捷911、布加迪Chiron、兰博基尼HuracanEvo、BMW750Li以及奔驰G5(W152)等。

至于实际作用,对大型豪华车来说,车身尺寸太大,需要四轮转向技术来缩小转弯半径,让车在停车、调头时更灵活;对跑车来说,四轮转向技术更大的现实意义是可以提升过弯速度和赛道成绩。

智己L6则是将重点放到了转弯半径上。据官方介绍,低速行驶的智己L6转弯半径可低至4.99米,掉头和Polo一样灵活。要知道,与其尺寸和轴距相仿的两款车特斯拉Model S和小米SU7,转弯半径分别需要6.15米和5.7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不是智己全部的野心,发布会上还曝光了灵蜥数字底盘的另一个亮点,将空气悬挂、扭矩矢量控制等多项系统的控制模块融合上收,由算法中央集控,实现了所有维度的联调联控。

而且据称二季度智己还会推送云台车身控制功能,通过对空气弹簧和阻尼减振器的毫秒级介入,实现高速大角度过弯时的车身侧倾,提升驾乘舒适度。

除此之外,智己也用了一定篇幅来介绍雨夜模式,在该模式下智己L6的车载摄像头会增强对于道路的捕捉,并通过AI算力去除雨水和雾气的干扰,弥补人眼在恶劣天气时的薄弱点。

看上去,智己试图通过更好的产品力弥补自己在营销层面的弱势,且差异点落在了驾驶操控上,一个在新能源时代几乎已经被忽略的选项。只是,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有人告诉他的消费者,当下智己的人选是颇受争议的刘涛。

一把手暂且“失声”

刘涛在这次发布会的“谦让”,很难说不是智己内部的一次合理避险,毕竟刘涛此前的出格言论和行径,已经为智己制造了不少负面口碑。比如在车里直播包饺子、在发布会上直言““花40万买燃油车的用户是无奈且悲惨的”等等。

刘涛作为“网红高管”出圈,最成功的一次应该是“碰瓷”小米,但在那之前,其实他已经怼过很多品牌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曾直言“理想L9开起来像是老款GL8”,也曾拉踩蔚来说智己L7与蔚来ET7相比没有输面。

甚至也曾“以身试法”,2022年为了宣传智己L7的性能,在官方发布的试驾视频中,被网友发现在这短短两分钟的视频里,刘涛涉及的违法驾驶行为包括高速违停、变道不打转向灯、压实线、超速等,累计扣分应该在17分,都够重考一次科目一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涛有没有重考科目一不知道,但却实打实因涉及小米的言论而公开道歉,“碰瓷”失败一说也由此而来。

至于所谓的“黑红也是红”,大多是营销不及预期的托辞。尤其对于汽车这种涉及人身安全的大宗消费品来说,“黑红”带来的舆论曝光完全是负向的,品牌虽然出圈了,但口碑也被口水淹没了。

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智己这一系列营销行为,再合适不过了。刘涛也曾公开承认,希望通过更多出圈的方式加快智己的市场拓展速度和质量。

问题在于,车企一把手可以怼天怼地拉踩友商,但对消费者和用户还是要诚恳和谦卑的。在镜头前跷二郎腿的张勇被口诛笔伐,而亲自为首批车主开车门的雷军则被捧上天际。

只是智己L6这次的操作不仅把行业忽悠了,连同消费者也没放过。

官方宣称智己L6搭载了“准900V超快充光年固态电池”,一听固态电池业内以为背靠上汽的智己实现了新突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从而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

可由于固态电池尚有许多技术难题仍未攻克,因此一直没有正式上车,目前东风汽车、赛力斯、蔚来等推出的相关产品均为半固态电池。所以智己L6搭载的这块电池一经曝光,人们就发现其实它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事实是,智己L6上装车使用的清陶“固态电池”中依旧需要液体成分润湿极片、方便电子在极片间运动,而该“润湿剂”的质量占比约为电池整体的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态电池主要企业的技术路线

作为对比,普通锂离子电池中这一数据约为15%。换言之,智己所谓的“固态电池”其实就是半固态而非全固态,称呼其为“低电解液配方电池”或许更合适。

另外要注意的是,只有智己L6 Max光年版才配备这款半固态电池,而该车型的上市权益价为32.59万,比搭载双电机的L6 Max超强性能版贵了4万。

尾声

智己显然吸取了上次预售发布会的教训,也明白如果在正式发布会再对标小米,可能舆论也不会放过自己。所以不仅这一次刘涛让贤,小米也不见半个字。

但不提不代表不竞争,事实正好相反,产品上的对垒更为明显:

标准版车型,小米SU7为73.6kWh电池,售价21.59万。智己L6为75kWh电池,售价19.99万;

长续航车型,小米SU7为94.3kWh电池,磷酸铁锂+400V平台,售价24.59万。智己L6为83kWh电池,三元锂+800V平台,售价23.99万;

顶配车型,小米SU7为101kWh电池800V平台,零百加速2.78秒,售价29.99万。智己L6为100kWh电池900V平台,零百加速是2.74秒,售价28.59万。

当然,上述这些参数不能代表一辆车的综合实力,不过也能说明,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核心功能上,智己一定要压过小米。

其实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与其说智己是硬杠小米,不如说是硬杠竞争空前激烈的20万元纯电市场。毕竟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这是销量最高的价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