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知青刘朝旭被推荐上大学,临走时去找队长告别。谁料却在窗前听到队长说:“朝旭要走了,咱们给他凑点路费吧!”随后,队长媳妇说:“你上次把羊皮袄卖了给知青买锅了,现在我上哪弄钱去!”

1973年一个丰收的季节,正在知青们畅想如何庆祝之时,突然宿舍隔壁食堂发出了“砰!”的一生巨响,不仅铁锅底部炸出来了一个大洞,里面的饭菜也全部流了出来。

这些知青们虽然都学识渊博,但对这些锅碗瓢盆的修修补补还是不太了解。刘朝旭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找到了村长老郭进行求助。

刘朝旭清楚记得自己刚到这个村子的时候,无论是迎接还是住处的安排都是老郭一手操办的。“你们以后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来找我。”

而老郭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拿着那口裂的不成样子的铁锅看了很久。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带着刘朝旭来到镇上的供销社买一口新的大锅。

供销社足足有十几里地,再加上山路崎岖,两个人足足从凌晨五六点走到了下午。当时刘朝旭为了万无一失,将大家凑得所有钱交给了老郭进行保管,而老郭也小心的放在自己棉袄的夹层中。

当两人走到供销社门口的时候,太阳已经有了下山的迹象。铁锅并不贵,刘朝旭凑来的钱绰绰有余。但付款的时候,老郭那件棉袄却突然不翼而飞。

“都怪我当时没注意,棉袄也不知道是下山的时候掉路边了还是被谁拿走了...”老郭很是不好意思。

时候不早了,如果今晚不能把铁锅带回去那么知青们将会饿上一天一夜的肚子。老郭也知道其中的利害,直接找镇上的亲戚借了一笔钱回来。

那天晚上,知青们用新锅煮了一锅香喷喷的包谷饭以及黄豆粉条,美美的吃了一顿。刘朝旭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衣服丢了跟他也有关系。于是又跟知青们凑了一笔钱准备交给老郭。

“我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哪能再拿你们钱?”老郭想都没想就直接将那沓钞票退了回来。

这件不愉快的插曲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又过了十来天,刘朝旭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我想把我这一两年攒下来的工资和从家里带来的书都捐给乡亲们。”刘朝旭在村里虽然没有多少年,但已经和乡亲们积累下来了深厚的感情,连忙跟舍友讨论起这个话题。

其他去上大学的知青得知这个想法后,也纷纷表示要把财物留给乡亲们。于是他们把刘朝旭选成了代表,让他去找村长老郭来商量。

刘朝旭兴奋无比的来到村长家,却听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争吵:“你说说你,把自己唯一一件羊皮袄卖了,就为了给知青们买锅...”

这件羊皮袄刘朝旭知道,这是老郭这辈子最为贵重的财物。现在马上入冬了,真不知道没有棉袄老郭能穿什么!

刘朝旭不知道是怎么走回宿舍的,但宿舍里的所有知青都被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给吓坏了,连忙问是怎么了。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大家都很为老郭的事迹而感动。纷纷出钱出物,不仅将那件羊皮袄赎了回来,还卖了很多礼物送到老郭家。

“大学毕业以后我不想留在北京了,我想回到当年那座小山村,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回馈乡亲们。”转眼间时间过去了4年,被问到毕业志向时刘朝旭不假思索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朝旭心里知道,如果没有老郭和乡亲们的温暖,自己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人这一辈子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多种多样,无愧于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