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初,红军西路军已经损失了大半兵力,只剩下不到3000名能战斗的士兵。与此相对比,敌人人数众多,士气高昂,形势十分严峻。在面对这种局面下,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做出了重要决策:决定将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向新疆进发,另一部分则留下来与敌人周旋、拖延时间,以掩护友军西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树声将军主动请缨,率领着约600多名战士留下,承担起阻击敌人的艰巨任务。这些官兵来自四方面军,是经验丰富、值得信赖的老战士。徐帅深思熟虑后,虽然舍不得王将军,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请战请求。这场战斗堪称九死一生,充满了危险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大部队离开后,王树声在祁连山南麓建立了一个根据地,展开了游击战。然而,由于祁连山地区人烟稀少,红军缺乏群众基础支持,难以持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部队伤亡惨重,只剩下11人。王将军意识到大部队已经远去,阻敌任务已完成,再坚持下去已无意义。于是,他决定将幸存的战士分成两组,分头突围寻找生路。

王树声将军却不幸地与敌人的骑兵部队相遇,爆发了激烈的交火。在混乱中,他与几名战士走散,迷失在沙漠之中。酷热的天气导致他迅速脱水,意识开始模糊。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援,他可能就此命丧黄沙。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心人,才得以带出了沙漠,来到了安全的地方。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得以安全返回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西征失败后,王树声将军回到延安后组织安排他到抗大学习。毛泽东曾安慰他说:“西路军失败,你没有责任。38年,他被派往山西、河南交界地区建立根据地。1939年,他担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0年6月他被调到太行军区担任司令员,在解放战争爆发后,他首先与李先念将军合作,成功完成了突围的壮举,随后并策应中野进入华东,然后继续参与了大别山的战斗。

在建国之后,王树声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并跟彭德怀多次出访友好国家,为国家开拓了新的外交局面。59年,他调任军科院工作,任职长达20年。在他的领导下,军科院取得了快速发展,很多项目相继取得了成功,为当时巩固国防力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王将军身居高位,却一直生活简朴朴素,与平常民众无异。在困难时期,他也一直坚决执行配给制政策,与后勤部同志一样吃同样的食物,从未抱怨过。在70年代,由于身体不适,出行不便,党组织准备给他配一辆车供他出行。然而,王将军却委婉地拒绝了这种好意,因为他不愿意占用公家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儿子结婚时,甚至家里都没有像样的家具,警卫员认为这太过于简陋了,于是从军科院办公室借来一套家具来装饰新人的婚房。王将军得知后严厉批评了警卫员,并要求马上将家具归还。在1973年,王将军因腹痛就医。医生检查后断定他患有晚期食道癌,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

王树声意识到自己的可能已经走到尽头,他却始终无法忘记救过自己的恩人,也曾多次派人前往寻找,却始终未能找到,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他也嘱咐妻子寻找那位恩人,并代他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情。1974年1月7日,王树声因患食道癌晚期,病逝于北京。王将军去世后,他的妻子立即前往甘肃,历经艰难,直到1999年才找到了那位商人,并向他表达了感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