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六年,韩国外长终于又来北京了,从外交部后续发出来的通稿来看,接待他的人正是我国外长王毅。在会晤期间,曾宣称中韩关系不逊于美韩两国的外交部长赵兑烈,多次表示,韩国愿意与中国加强互信,并尽量不受地缘政治因素制约。老实说,如果尹锡悦政府能够早些认识到这一点,那中韩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像今天这么冷淡,他本人在韩国内部的支持率也不至于一跌再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有别于上任政府尹锡悦上台后,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对美一边倒的策略,其对朝鲜的态度,也从原先的“温和”转向了“强硬对抗”。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尹锡悦的带领下,不仅是韩国没有因此争取到什么好处,就连他本人也被搞得焦头烂额,这一点从这次国会选举的惨败就能看出来。

为了挽回韩国目前的困境,也为了挽救自己的执政生涯,尹锡悦只有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调整,比如修复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重中之重。但有一点不得不说,尹锡悦虽然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这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考虑到韩国的国力和现状,尹锡悦政府对华政策的“筹码”恐怕并不管用。无论是对美一边倒的策略,让拜登作出了所谓的核承诺,还是积极地跟美国合作,在芯片领域对我们形成围堵,这些对中国来说,其实都没有太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军事方面,朝鲜才是半岛局势的主角,尹锡悦政府要升级武力对抗,反而对他们自身的战略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芯片方面,韩国既没有荷兰那么先进的光刻机技术,也没有台积电那种高制程能力,所以他们在围堵我们高科技产业的过程中,压根就发挥不了太多作用。为此呢,就算经历过国会选举惨败后,尹锡悦政府“老实”了不少,也表现出了一些诚意,希望我们能够不计前嫌,让中韩关系全新发展迈出第一步,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很有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尹锡悦政府手里的“筹码”,不足以让我们中国“积极”地去改善中韩关系。另一方面,双方能够作出的改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在政治上,韩国不可能疏远美国。在经济上,汽车,船舶,半导体这些高净值行业,是韩国最重要的产业支柱,同时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领域,这就使得两国间的竞争变得不可避免,而且韩国在这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总而言之,中韩两国的关系,可不是韩国想改善就改善,想伤害就伤害的,在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之前,中韩关系很难迈出全新发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