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泗水人民法庭巧用“双语”成功调解一起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案,有力的维护了家庭和谐。

李某和唐某系婆媳关系,即唐某丈夫系李某儿子,家中建有房屋一座,然而房屋刚刚建成,李某儿子却因病去世。2023年因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该房屋共获得拆迁款120余万元,唐某与李某约定,120余万元分给李某20万元。因家庭开支大等原因,唐某仅给付了15万元给李某,余下5万元写下欠条,约定给付期限。到期后,唐某未兑现承诺,李某多次向唐某催款未果,双方关系逐渐紧张,李某干脆到其女儿家中居住并向泗水人民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唐某支付剩余的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受理后,主办法官了解到,本案系因家庭内部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引发的纠纷,事关家庭和谐,又考虑到双方均是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为此,主办法官指派法庭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干警韦兆德参加调解。调解过程中,韦兆德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从双方之前的家庭生活,谈到现今已过上好的生活,又聊到民族习惯,再谈到民法典关于共有物分割以及继承等相关法律规定。调解中双方当事人一听到本民族语言,顿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法官的引导下,各自打开话题后,气氛由剑拔弩张到逐渐平缓,最终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双方握手言法庭干警用本民族语言为双方耐心细致调解,既温馨又亲切,还能从本民族习惯谈起,今后一家人仍会继续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龙胜法院聚焦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司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行双语审判,在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参与诉讼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双语法官的优势,用民族语言传递法治的声音,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接地气、有温度的特色司法服务。

三审:符慧宁

二审:赖锦鱼

校对:阳文士

编辑:白桂杰

来源:赖锦鱼 邓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