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曾在广州生活添新证!日前,一项最新公开的研究成果表明,广州天河和肇庆四会共发现4枚暴龙超科牙齿化石。这是广州首次发现暴龙超科化石,打破中国暴龙超科化石最南端的纪录。

以上研究成果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广东省四会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以及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枚暴龙牙齿化石在广州一建筑工地发现。

相关研究文章发表于国际地学刊物《白垩纪研究》。这4枚牙齿发现点属于上白垩纪大塱山组,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7000万到6600万年前,为白垩纪的最晚期。其中1枚发现于广州市天河区国际金融城建筑工地,另外3枚发现于肇庆四会。

“在广州发现的这枚牙齿化石边缘为锯齿状,当时我们便想着这可能是肉食性恐龙的牙齿,说不定还是霸王龙。”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强采集了该枚化石,其目前被收藏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

研究团队近两年来针对这些牙齿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支持四颗牙齿属于暴龙超科。

研究人员表示:“保守估计,四会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所属个体体长约5米—6米,广州市区的则可能是更大一些的个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人员展示牙齿化石。

我国华南地区此前在赣州、河源等地发现过暴龙超科化石。本次发现的四枚牙齿,让研究团队和恐龙化石爱好者欣喜。广州在地质历史上属于三水盆地沉积区,科研人员告诉记者:“这是首次在三水盆地发现大型兽脚类化石,也是中国暴龙超科化石最南端的纪录,还是中国最晚的暴龙超科化石纪录。”

科研人员表示,此前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记录显示,该区域活跃着窃蛋龙类等,“本次发现的暴龙超科牙齿和它们组成了一个明确的恐龙生物群,说明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前,恐龙生物群在中国华南很可能相当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知多D】暴龙超科

暴龙超科是一类体型差异较大的掠食性兽脚类恐龙,是白垩纪中晚期的优势类群。最为著名的霸王龙则是暴龙超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最大全长可超12米。 高达5米,重达5到8吨。

虽然它们是恐龙群中的巨无霸,但暴龙却是猎杀机器。

暴龙拥有独特的身体结构和肌肉,它们极度敏捷,能够运动迅速,甚至可以达到50公里/小时的速度。这使得暴龙成为了最强大、最危险的猎杀动物。它们猎杀的猎物包括其他大型恐龙、鸟类和哺乳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纵深】

查阅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广东三水、河源、惠州、南雄、茂名均不断出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那么在数千万年以前广东为何会成为恐龙的居所呢?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怎样的?出现在广东的恐龙有哪些种类呢?

南雄

上世纪60年代发现虚骨龙类等化石

我国是恐龙蛋化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而广东是我国恐龙蛋发现和研究较早的省份。在广东省内多个晚白垩世的盆地中发现恐龙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记录。

1961年,广东省地质调查队首次在南雄发现恐龙骨骼化石;1962年,中科院杨钟健和周明镇院士研究报道了南雄盆地发现的虚骨龙类等化石,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地质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

南雄市岩层独特,地层的层序正好通过了中生代与新生代的界限,成为研究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最理想的地点。

盆地内发现的恐龙化石包括:霸王龙类、窃蛋龙类、镰刀龙类和鸭嘴龙类(小鸭嘴龙)等,所以这些类群都是晚白垩世的典型分子。

盆地内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以长形蛋类为主(3属5种),其次还有椭圆形蛋类(2相似种)、石笋蛋类(始兴蛋)、棱柱形蛋类(湖口棱柱形蛋),以及大圆蛋科等其他的类型,除了恐龙类之外,在南雄盆地内发现的还包括有龟鳖类的骨骼化石、鳄类和恐龙足迹化石。

河源 馆藏恐龙蛋化石近2万枚

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区发现第一窝恐龙蛋以来,河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恐龙蛋主要出土地和馆藏地之一。

河源境内100多平方公里的红砂岩层,为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王朝,留下了一个珍贵的档案——河源恐龙博物馆馆藏恐龙蛋化石近2万枚,数量居全球之冠。这些恐龙蛋形状多样、大小不一、种类丰富,直径从1.5厘米至23厘米不等,已研究鉴定出5蛋科11蛋属12蛋种,极具科研价值。

馆藏16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发现恐龙足迹化石8组168个,河源拥有世界上罕见的集恐龙蛋、恐龙骨骼、恐龙脚印“三位一体”的珍贵恐龙化石资源。

茂名 曾发现晚白垩世百多枚恐龙蛋

1994年至1999年,在茂名市30万吨乙烯生活区、站前路、车上学村、人民南路茂南农业银行建设工地等六处地点,发现了100多枚恐龙蛋,地质年代为晚白垩世,距今约8000万-9000万年前。

据专家考证,这是目前我国大陆发现纬度最南的恐龙蛋化石,其中在30万吨乙烯生活区工地出土的两枚恐龙蛋化石,经送中科院测定,蛋体内可能含有蛋黄,权威专家称可提取DNA,对研究恐龙在我国的分布演变和灭绝以及粤西地区古气候、古环境和地质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茂名已陆续出土200多枚恐龙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源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中的胚胎。

【揭秘】

恐龙为何偏爱广东?

广东茂名、河源、南雄等地,都是发现恐龙化石的“大户”。

为什么当时的广东会成为恐龙最爱的安家之地呢?

据介绍,当时南海北部海域都是陆地,广东境内是大大小小植物繁盛的盆地,成了恐龙聚居的乐土。

于是,在一些比较大的盆地,如河源盆地、三水-广州盆地、南雄盆地、罗定盆地、茂名盆地等地,恐龙生活得最滋润。因此,省内发现的恐龙化石大部分来自以上地方。

为何河源恐龙化石如此之多?

作为目前全世界收集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区,早在2004年,广东河源以10008枚恐龙蛋化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截至目前,河源馆藏恐龙蛋化石已有近2万枚,仍居全球馆藏恐龙蛋数量之冠。

据分析,远古时期的河源很可能是低洼的沼泽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恐龙繁衍生息。也有地质专家表示,地壳不停运动,如今的三水-广州盆地处在珠三角冲积平原上,因此恐龙化石藏身的红砂岩层多埋藏地下,而河源多山,很多红砂岩层裸露在外,因此更容易被发现。

广东恐龙蛋化石有哪些种类?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恐龙各种各样,但生活在广东的恐龙是哪种?有电影里的霸王龙吗?

据公开报道,目前挖掘出来的恐龙蛋化石,形状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圆形,还有一些是手指形的。在广东,大多数恐龙蛋化石都是直径在15~20厘米,而在北方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个头则偏大,达到30~50厘米。

目前广东省内已定种的恐龙蛋化石有9类。恐龙化石类型有3类,包括窃蛋龙类、甲龙类、兽脚类、霸王龙类等。

广东恐龙化石有哪些代表?

●短棘南雄龙

南雄恐龙化石群的恐龙蛋分为5科7属11种,这里发现的短棘南雄龙因腰部构造十分特殊而闻名,它们还长有一个长而低平的头骨,喙部大而尖锐,牙齿尖细。估计生前生活在湖泊或者河流岸边,以鱼类为食。

●南雄小鸭嘴龙

南雄小鸭嘴龙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鸭嘴龙类恐龙,根据化石标本估计,这种恐龙可能体长不超过3米,是中国所有恐龙类族群中最小的种属。

南雄历年已挖掘出的恐龙蛋在200枚以上。这些恐龙蛋有圆形和长椭圆形两种,个体大小各异。每窝2~3枚至10多枚、20多枚、甚至30多枚。有些恐龙蛋标本分析显示恐龙蛋壳变得越来越薄而脆弱,是由于缺少微量元素的供给所致。这一点对于研究恐龙灭绝原因很有意义。

●黄氏河源龙

目前,河源出土的恐龙骨骼化石共13具,包含4种类型。

黄氏河源龙发现于1999年,经专家鉴定属窃蛋龙类,以该化石的发现者、河源恐龙博物馆原馆长黄东姓氏命名。

骨骼地质形成年代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身长2—3米,体重约100公斤,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新品种,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生物。

●霸王龙

2006年,河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东源县发掘出一枚霸王龙类牙齿,长约7.6厘米,部分缺失,实际长度在10厘米以上。经专家鉴定,这是晚白垩世霸王龙类牙齿。霸王龙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性恐龙。

●巨龙类恐龙

2004年,河源源城区白田村还出土了一具大型蜥脚类骨骼化石,经鉴定为巨龙类恐龙的不完整颈椎。从颈椎大小推测,这具恐龙复原后体长达10米以上,体重在60吨左右。

巨龙类恐龙是植食性恐龙,以高大植物的叶子为食。这种恐龙繁盛于侏罗纪,灭绝于白垩纪中期。

整合:易福红

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 南方日报等

摄影:南日记者 董天健 钟志辉

图编:张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