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买符合规定的电动车,买了!

有了电动车后,让每一个车主给自己的小车上牌照,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交通事故频发,为了保障大家出行安全,让骑电动车的人戴头盔,戴了!

如今好了,终于还是要禁止了......

该不该继续“禁摩限电”?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交警有话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近些年来关于电动车方面的整治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条又一条针对于电动车的管理新规,成了笼罩在打工族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为什么是打工族就不用多说了吧,反正目前为止没见过哪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以及明星网红什么的,是骑着小电驴出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努力拼搏不外乎为了两件事,第一个就是买房子,带着一家老小住进去,从此不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由于房价飞涨的缘故,许多人在赚到了第一桶金后,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给自己买一辆代步车,除了日常出行外,还可以开车去郊游、旅游,提升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从什么时候看,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都是拉动国家GDP增长的重要利器,甚至可以说,由于房价昂贵的缘故,汽车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既然汽车行业是重要支柱,那么意味着其他行业都要为之让行,其中自然就包含了摩托车和电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为什么自行车从发明至今始终没有被打压和管控呢?

当然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待禁摩限电这项政策,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其实之所以会这么做,还有另一层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07年5月8日发生的一件震动全国的抢劫案,这一案件的受害者并不是旁人,正是钟南山院士。

当时他老人家正拿着手提电脑包走在广州人民北路上,不曾想有一辆摩托车却突然出现,骑车的年轻人将钟老的电脑包抢走后,头也不回的飞驰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里,飞车抢夺成了广州当地公认的“四害”。

2005年,广州“两抢两盗”事件在刑事案件中竟然占了三分之二!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意味着禁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个交通工具成了闻风丧胆的作案工具后,可想而知群众的人身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人命关天,哪怕电动摩托车的确有着低成本以及高效便捷等优势,但在降低犯罪率以及保护群众财产、生命安全这一问题面前,也得退后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来讲,全国禁摩限电的最终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保护环境,减少尾气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禁摩的政策,大家尚能理解的话,那么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电动车新规,其实才是戳中了普通人的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想不明白啊,满大街的你能找到一个骑着电动车抢劫作案的吗?显然不能,那为什么频频推出这么多限制电动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禁止电动车、摩托车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以及引导人们去购买新能源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来,新能源汽车具备有零排放、低噪音的优势,二来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换做是你,会怎么选择呢?

只不过,虽然初衷是好的,但相信大家也发现了,不少地区的整治手段可以说是上不得台面,自然会引发广大电动车主的不满,而这个时候,新华社以及人民日报也看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纷纷站出来喊话称“一刀切不可取”,更是语重心长的劝说:禁止电动车上路,是损害公众利益,对资源的浪费,和交通便民这一目标完全相悖!

近些年来,有关电动车和摩托车的交通事故频发,“老头乐”更是成了让电动车主感到无比头疼的问题,面对群众的呼声,相关机构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有共享单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缓解了交通方面的压力,这才有了更加坚定的“禁摩限电”

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想要剥夺大家自由出行的权利,而是给予大家更多选择的空间,与此同时还要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城市交通安全建设当中来,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想一下,烈日炎炎或者寒风凛冽,难道交警就愿意冒着严寒酷暑站在那里,只为监督你戴没戴头盔吗?相较于惩罚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定的人,其实他们更愿意看到一个美好安全的出行环境。

只不过,禁摩限电的实施显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从更多环节入手,社会各界以及交通部门共同努力以及配合,或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质疑声和反对声,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