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校长发文讨论了下广州停车费涨价很贵的事情。

当时,评论区也是炸锅了,这事儿引起了大家的火热讨论。(顶流!广州停车费涨出了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这些东西关乎民生,关乎大家的生活吃穿住行方方面面,大家都非常关心。

而继停车费、水电气涨价后,高铁居然也要涨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都在感叹,真是除了工资没涨,其他什么都涨了!

01

哭了,年涨幅最高!票价要涨20%!

五一之后,武广高铁路段在官网发布消息。

京广高铁武广段上,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全程票价要上涨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当于从2024年6月15日起,票价从原先463.3元,上涨到553元!整整贵了90块rmb。

而且武广高铁还称会根据市场状况,实行“淡旺季”票价。看到这里写到这里,小编也要碎了!

因为这票价,着实让本就不富裕的钱包,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湖长沙南站至广州南站二等座,之前是463.5元,涨价后将是553元,直接涨了89.7元。湖南最北的岳阳东到广州南本身是370元左右,如今450元,也同样有这么多。

这票价还区分季节、日期、席位等因素,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折扣浮动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铁路12306官网也发布公告,除了武广高铁外,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也同样调价2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相对应的,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实行多档次、灵活折扣的浮动票价体系,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公告中也列举了多个最低票价降低的例子。

但是具体怎样实施?无从而知。

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304元,较现票价低约34%。

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48元,较现票价低约34%。

杭州东站至长沙南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267元,较现票价低约34%。

杭州东站至宁波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47元,较现票价低约34%。

不过,江西去珠三角的京九高铁没有涨价、湖北去长三角的沪汉蓉没有涨价…

但说实话,这一波可真是苦了广东的湖南人,太难了!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曾公布数据称,今年春运期间(1月26日至3月5日),广东累计发送旅客约1.28亿人次,居全国首位。

也就是说,在那些往返广东到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高铁中,其实很多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广东作为湖南人的第二故乡和打工主战场,含湘量实在太多,南来北往需要高铁出行回乡返工,荷包袋子又要紧了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去珠三角、去长三角、去武汉全部涨价!并且逢年过节湖南人还抢不到票,平常日子湖南人能买到票却又直接涨价20%!

或者逢年过节湖南人若想选择开车上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和许广高速全部暴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广铁本来票价定价就比南昌局南宁局贵,甚至连广铁的盒饭都更贵,目前长沙至广州的平均票价0.61,本就是全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哎,只能说,打工人心里苦啊!

02

广东其他线会涨吗?为啥非要涨价?

首先,大家先得搞清楚一个逻辑。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次高铁调价涉及省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中南部地区。

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广东省。这些省份均有一个共同特征——客流量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消息,今年“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5天发送旅客近181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362万人次。

其中,5月2日发送旅客378.5万人次,创上海局集团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广深地区同样,比如广铁集团发布数据,5月1日至5月5日广铁共发送旅客1245.8万人次,日均249.16万人次。5月1日,广铁迎来客流最高峰,发送旅客292.9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就是没有钱赚,日子不好过。

为什么要涨价呢?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的成本往往更高。

中国高铁平均高铁建造成本大约是每公里1.5亿元,这还是平原地区,

由于很多政策性建设,从2005年到2023年,国铁集团债务从4.768亿元猛增到6.13万亿,翻了13倍。而2023年的净利润仅为33.0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客流相对较少,很多线路长期面临着盈利的难题。

但实际上,真正算起来利润率不到3%,根本难抵不断飙升的运营及养护等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老大哥的日子,不好过。

第二个,就是大家可能很关心广东其他高铁会涨价吗?

这里就不得不说,高铁票其实不是全国统一定价,广铁是有自己的独立运营定价权的。

包括曾经有人曾反映到湛江线路价格贵,

得到的回应也只是“由经营企业依法自主制定,符合有关标准”这样的活法。

其实,“浮动票价”在中国铁路实施已有几年时间。

比如2020年年底,京沪高铁率先对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实施浮动票价,根据客流情况,区分季节、时段、席别等,实行优质优价,有升有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我们期待着高铁能够带来更快捷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这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毕竟现在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从水电,天然气,停车费,再到现在的出行高铁,而我们的工资收入却一直不变,甚至这几年经济环境不好,还在降薪裁员。

这是对普通民众承受能力的考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的民生优惠,而不是增加民众生活成本。

最后,校长也希望任何影响民生的变动,都需要被慎重对待,毕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不景气,其它建筑建材家具等几十个相关配套产业日子都不好过,上亿从业人员更是收入大减。

央企国企降本增效,各路民营资本减缓投资规模,广大人民群众节省开支,面对困难,全国人民一条心,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