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5月16日讯(记者 郑炳巽)作为POCT(即时检测)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安旭生物(688075.SH)也正尝试从多方面发力,弥补新冠疫情退潮之后的业绩下滑。董事长兼总经理凌世生在16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新冠检测需求下降之后,公司产品目前以毒品类检测产品及传染病检测产品为主。”

从营收上来看,安旭生物2023年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下降91.84%,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95.35%。进入2024年之后有所好转,一季度实现收入1.29亿元,同比微增6.53%,归母净利润7019.08万元,同比增长38.09%。不过,一季度收入相比2023年Q4营收1.87亿元,环比减少约31%。

目前,安旭生物拥有覆盖传染病、毒品、慢性病、妊娠、肿瘤、心肌、生化、过敏原等八大检测领域的POCT产品,在疫情之前,毒品检测是安旭生物最大的收入来源,随着疫情开始,传染病检测业务开始抢占风头。

2020-2022年间,传染病检测分别取得营收10.11亿元、13.46亿元、58.51亿元,占整体营收达到84.24%、84.72%、94.90%。而在2019年,传染病检测的收入占比仅为14.81%,收入最高毒品检测业务占整体比例达71.73%。

至于疫情过后,毒品检测具体取得怎样的收入,以及如何带动非新冠业务收入增长,凌世生并未作出详细解答。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安旭生物未来至少还需着手解决两方面的单一依赖症,包括过度依赖海外收入与产品收入单一依赖。

以2023年为例,安旭生物来自海外收入为4.58亿元,占整体营收达91.06%,而在疫情高峰期间,这一比例甚至一度达到99.14%。凌世生直言,近年来公司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普遍在90%以上,国际端公司将稳固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据了解,安旭生物目前已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设立分子公司。

不过,凌世生也表示,安旭生物在发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已经在国内设立包括南京、西安、成都以及深圳等在内的多个分支机构,覆盖国内医疗市场核心区域。2023年,安旭生物国内收入为4499.48万元,占整体收入为8.94%,较2022年同期提升8.08个百分点。不过,国内市场将在哪些领域重点布局,凌世生并未透露。

关于产品单一依赖,安旭生物2023年营收全部来自于“快速诊断试剂”。在此前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安旭生物曾透露,在研发方面,将集中于化学发光、分子诊断、POCT三个领域。在业绩会上,记者询问凌世生目前化学发光及分子诊断的布局进度,以及为公司带来收入的时间预期?对方未作直接回答,而是表示,2023年投入的超过1亿元研发费用中,涉及被提及的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