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

是第十五个全国公安机关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很多人对经济犯罪没有概念

总感觉离我们很遥远

但其实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非法集资是不是?是!

虚开发票是不是?是!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是不是?是!

“5·15”经侦宣传日活动

2024年5月15日是第15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为了有效揭露各类经济犯罪手段,提升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当天,灵山公安会同市场监管、税务、移动通信等部门在县城步行街开展“与民同心,为您守护”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主题宣传活动,零距离与群众沟通交流,普及安全防范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样防范经济犯罪,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现场,经侦民警为您见招拆招!活动中, 民警围绕“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聚焦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损害营商发展大局、危害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的突出经济犯罪,通过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现场答疑等形式,结合近年来破获的经济犯罪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向群众宣讲了非法集资、传销、假币、制假售假、银行卡犯罪、假发票等犯罪活动规律特点、表现形式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揭露常见犯罪手法,现场教授群众防范技巧,切实提高群众识假防骗能力,守护好“钱袋子”。

“大伯,今天是我们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经济犯罪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像参加活动送鸡蛋、高收益平台投资,都可能是陷阱,千万别上当受骗啊。”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切莫贪图小利触碰法律红线,并呼吁大家发挥以点带面作用,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展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击经济犯罪工作。

“通过你们的宣传、讲解,我才知道骗子的手段原来这么五花八门,我回去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亲友和邻居听,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听了民警的普法宣传,李女士颇有感触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民警还结合辖区实际,针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防艾、反邪教、防溺水、防范“盗抢骗”侵财犯罪、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宣传,进一步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调动了大家参与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Q

什么是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除此之外,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发生在经济领域。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

(2)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

Q

什么是非法集资?

对于普通老百姓,非法集资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Q

什么是传销?

《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其目的是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Q

什么是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如何防范经济犯罪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警方提醒

1、“看一看”。看公司资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相关部门的批文。可在权威网站查证,确认公司是否有金融业务活动或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资格;投资项目是否属实。对超出经营范围,频繁变换公司名称、地址、投资项目,张冠李戴、夸张粉饰、项目子虚乌有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2、“想一想”。许诺超高收益率,以个人账户或现金收取资金,现场交本金即付部分提成、分红或利息,在人群流动或聚集区域摆摊设点派发广告招揽资金,在宣传单上印领导照片、讲话、会议文件等用以证明所推销的项目受政府支持,怂恿群众将房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后投资所谓“项目”“理财产品”,招揽群众到宾馆、写字楼参加“投资推介会”,群发短信介绍理财等一般都不靠谱。对于一些动辄承诺回报率高达百分之百的项目,投资者坚决不能参与。

3、“问一问”。投资之前最好能咨询专业人士,起码找几个“明白人”“合计合计”。建议老年投资者,投资前一定要征求家人或子女的意见。

来源:灵山警方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