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用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不然老师们都躺平咋办?”这是学校开会领导的原话。

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任何学校不得用学生成绩去考核老师,给老师排名。但我们也知道,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这么做。那现在的学校为什么都敢不听教育部的话呢?明明知道这种考核简单粗暴,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其实理由也很简单。

第一:老师的工作中,教学成绩是唯一能够量化考核的,其他的都不好量化。

老师的工作其实是最不好量化的,比如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的日常,但是这些工作怎么量化呢?可是教学成绩却不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就摆在那里,所以教学成绩就成了学校量化考核老师的重要依据。

其实老师之间教学成绩差别也不会很大,但是为了分出三六九等,为了让老师有危机感,很多学校把成绩考评都做到了极致。不但有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的考评,还有优秀生考评以及进步名次的考评等等,而且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就算大家差距很小,在领导眼里,也必须分出名次。

正因为教学成绩容易量化考评,所以现在的学校把这种考评几乎当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在中高考制度下,成绩太差的学校将难以生存,学校也不得不追求成绩。

对老师的成绩考评之所以能长期存在,而且越来越厉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考和高考。

因为中高考是根据成绩录取学生的,所以家长们都喜欢升学率高的学校,如果学校不追求成绩,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就像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之所以留不住学生,就是因为教学质量太差,升学率太低,所以学校不追求成绩也不行。

既然学校必须依靠升学率来生存,那就必须对老师进行成绩考核,唯有如此,才能激励老师们更加努力的追求成绩。没办法,成绩太差老师在学校也难以生存,任何学校也不会要一个教学质量差的老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如果学校对老师不进行成绩考评,大量老师会躺平,最终害的也是孩子。

如果没有成绩考评会怎样呢?老师们对那些不写作业的、不听课的学生可能就不会那么用心了,或者直接就放弃了;对于教材可能也不会深入研究了,备课也不认真了。反正学校又不要成绩,孩子们考试成绩差就差吧。看看目前学校里那些不考试的科目,老师们是怎么上课的?估计大家就明白了。

学校不对老师进行成绩考评,必然会引起老师思想上的松懈,甚至会导致大量的老师躺平。反正教好教坏一个样,又不影响自己的工资,干嘛要那么努力教学呢?最终可能导致大量的同学成绩很差,整体教育质量下降。

看看现在学校里的体音美等不考试的课,基本都是如此,孩子们一学期也学不到什么知识,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老师进行成绩考核也加剧了教育内卷,加重了学生负担,形成了恶性循环。

应试教育下不能不对老师进行成绩考核,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正是学生负担重的根源。

学校给老师要成绩,老师只能给学生要成绩。为了成绩很多老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看看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那么重,其实就是因为老师成绩压力大导致的,每个老师都不甘落后,都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那么多科目加起来作业就更多了,所以我们减负了那么多年,学生负担反而是更重了。

上级施压学校,学校施压老师,老师只能施压学生,最终还是孩子们承担了这一切,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试教育下,奢望不对老师进行成绩考核绝对是痴人说梦,但这种考核机制必然会带来学生负担的加重,这好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没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孩子的负担怎么减轻呢?至少目前看来基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