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美国《战区》网站近期关注了我国新型隐形护卫舰的试航。

在“福建”号航母首次试航之后,新型隐身护卫舰也开始海试,让国外媒体都高度关注。《战区》网站称,这艘战舰拥有一门隐身主炮,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隐藏在隐身炮塔内。这艘战舰的建造非常快,说明了中国造船能力的强大,这对美国来说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战区》网站称,其上层建筑前面有一个垂直发射系统阵列,舰艉有一个飞行甲板,舰体采用了隐身设计,舰桥上有集成桅杆结构以,船身由倾斜的光滑平面和多面体组成,外形酷似瑞典的维斯比级隐形护卫舰和美国海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隐形驱逐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中国新型隐身护卫舰。

事实上,我国对隐身技术并不陌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隐身技术的研发。

在舰船领域,当年的052型驱逐舰、037II型导弹艇等都或多或少采用了隐身技术,不过当年的隐身技术还比较稚嫩,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雷达反射波。

当上世纪90年代我们看到法国的拉菲特级隐身护卫舰以及出口台岛的康定级护卫舰,我们才对全舰隐身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而此后研制的022型隐身导弹艇酷似F-117隐身战斗机,被称为当时隐身性能最好的导弹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037II型导弹护卫艇,是第一种考虑隐身设计的导弹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052型驱逐舰在研制时也把隐身性能考虑了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022型导弹艇的横空出世,是我们对舰用隐身技术的一次跨越式应用。

此后,我国研制的多种水面舰艇都融入了隐身技术。不过,除了022型导弹艇外,我国的水面舰艇还不能称之为隐身舰,只能说是考虑了隐身设计。

近年来,各国新一代的驱护舰纷纷下水,其中不乏将隐身技术玩出花的。比如日本的30FF型护卫舰就具有很强的隐身性能,而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更是把隐身设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日本30FF型护卫舰“熊野”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如歼星舰一样的美军朱姆沃尔特级隐身驱逐舰。

我国目前并没有朝着全隐身战舰的方向去发展大型水面舰艇,因此这种设计成本非常高昂,作战效能是否真的划算还不好说,也不是各国都会选择的一条路径,毕竟你如果辛辛苦苦研制出了一艘大型隐身战舰,敌方雷达一升级就可能导致我们军舰的隐身性能打了折扣。毕竟战舰不像隐身飞机,而大型战舰更是很难做到全隐身。

但是,不朝这个方向发展不代表我们不研究这个技术。因此我们的新型隐身舰事实上是一种试验平台,既可以为隐身技术发展做出贡献,也能够作为假想敌推动我国的反隐身技术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这艘战舰外形尺寸如056型轻型护卫舰,成本不会太高,一旦成熟还可以作为外贸舰出口,真是一举三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