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要叛逃苏联,最后又是什么结局?

王宝玉是谁

王宝玉1962年出生,18岁时成为航校学生并入伍,22岁时则正式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他的飞行技术很好,总是能很快地接受新事物的教育,研究各种飞行理论研究,他也非常有一套,他也因此时常被领导夸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宝玉】

而在众人看来,王宝玉是一个沉默少言的人,为人好强,整体素质也较高,只是一直不太喜欢和人沟通。

此外,他似乎疑心病也不轻,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和妻子分居两地,他也常常因为各种小事怀疑妻子。

也正是他的这些性格和思想,让他走上了歪路。

为什么叛逃

和王宝玉同一批次的飞行员中,有许多综合素质很强的人,王宝玉的能力也很出色,可他却有一个性格缺点,那就是自视甚高。所以老上级批评了王宝玉,希望他不要只注重个人问题,而王宝玉因为心态早就失衡,对批评没有一点反思,反而在无缘后来的晋升后,认定是老上级在给他“使绊子”,于是他彻底“摆烂了”。

这时候,他开始了解西方的哲学著作,又在各种信息中,被“自由民主”洗脑,一时间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向往,还经常违法偷听境外广播,此时他已经萌生了那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这边上级将王宝玉列为思想工作重点人,在对他进行思想指导工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帮助他的家庭生活,王宝玉妻子生产时,组织上还专门给王宝玉放了两个月的休养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宝玉和妻子的合影】

后来的王宝玉表现越来越好,家庭争吵变少,工作也越来越积极,很少再把抱怨的话挂在嘴边,团里看他开始进步了,欣慰地不再将他列为思想指导的重点。

但这其实是王宝玉的障眼法,他用这样的方法让众人松懈,以便他之后逃跑,那时候的他,其实早就偷偷计划好了逃跑路线。

台湾省是不能去的,因为他驾驶的老式歼6歼击机携带的油料不足以支撑长距离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