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7部门公布了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名单,确定273人为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其中,云南有9人入选。

5月8日—10日,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多位云南乡村工匠名师

进行现场技能展示展演,亮出“云南技能名片”,彰显滇匠特色风采。

让我们一起走近云南乡村工匠名师,了解他们的故事。

人物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兴昌

李兴昌,男,1954年1月生,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彝族,云南首席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是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多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以及各种制茶技艺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代表作品《皇室龙团》“金瓜茶”荣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不忘家乡,用心反哺

李兴昌制作的普洱贡茶深受众多茶艺爱好者的喜爱,拥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获得荣誉后,他不忘哺育他的这片土地。2020年,他承包了宁洱县裕和村六个村民小组380多户村民的茶园,并配合政府实施民生工程,带领100余户茶农发展经济,培训制茶技师和茶农3000余名,使每人年均增收6500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李兴昌热衷公益,始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人帮助。2006年5月,李兴昌在云南省普洱茶叶协会成立暨首届精品普洱茶展销会期间举行义卖活动,并将义卖所得全部交给原普洱县(今宁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9年,他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制作的70斤《皇室龙团》“金瓜茶”捐赠给成都非遗博览园非遗博物馆、普洱民族团结博物馆、哈尔滨三五非遗博物馆等博物馆收藏;2020年12月,他将参加沪滇经济合作峰会云南非遗慈善拍卖活动义卖所得5万元款项全额捐献给云南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图

传经授艺,带“活”非遗文化

“大众传习,择优传承,培养德艺双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接班人。”这是李兴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原则。

为使更多人了解普洱茶的文化魅力,2009年,他在宁洱县文昌宫开办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一边义务进行带徒学艺,一边对外举办展演活动。2010年他在思茅区第四中学开办了“传统普洱茶制作室”,2012年他与儿子在宁洱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了“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驻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技艺。截至目前,李兴昌门下的19名学员都已独立掌握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能并获得相关资质证书。

他曾率徒弟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让普洱茶·贡茶的制作技艺被更多的人熟知。2009年以来,他们先后到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山西、河南、珠海、澳门等地参加国家和省里举办的非遗展演20余次,让观众一睹传统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风采,也使普洱茶·贡茶的传统制作技艺被发扬光大。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在李兴昌的努力下得到传承发展,他也将继续践行匠人精神,让普洱茶香飘得更远。

云南网记者 李纹秀 实习记者 字妍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