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西方媒体和学者发现,中国似乎在加紧囤积战略物资,包括原油、天然气、粮食和黄金等。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猜测,一些人认为中国可能在为未来的地缘政治变局做准备。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的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了6.2%。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中国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一直在增加原油、天然气以及一些粮食等必要的战备物资的储备。有西方观察家指出,中国大陆在2024年年初经常能够看到中国东部港口东营停靠有多艘油轮,甚至开始预估中国战略能源储备量在2.8亿-4亿桶。

西方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三个。首先,台海局势确实较为紧张,特别是在2月的“金门恶性撞船事件”后,岛内“台独”势力不断渲染对抗,没有在缓和两岸关系上表现出任何的诚意。美国方面也动作不断,先以“训练台军”等名义,派兵进入台湾岛,然后又借着通过援乌法案的机会,追加了一笔约80亿美元的开支,专门用来在亚太对抗中国,其中约19亿美元,明确写明将用于援助台当局。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人的视角下,中国大陆已不再强调“和平统一”,随着局势的变化,武力解决台海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其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的制裁确实严重冲击了俄罗斯经济。虽然普京政府在开战前就做了一定的准备,也通过此后的一系列调整缓解了压力,但到现在,俄方仍要面临一系列经济难题。虽然在经济结构上与俄罗斯截然不同,但中国大陆在经济上的对外依存度同样很高。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对于大陆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俄罗斯还大。

最后,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点是,最近几个月之中,中国大陆的大宗商品进口总额确实有所增加。在2024年年初,经常能够看到中国东部港口东营停靠有多艘油轮。

对于中国大陆的这一举动,西方媒体和学者表示关注和担忧。有分析认为,中国大陆增加战略物资储备可能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可能的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等。此外,中国大陆也可能在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准备。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大陆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是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正常需求,不应该过度解读。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一直很大。此外,中国大陆也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这也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储备。

无论如何,中国大陆增加战略物资储备的举动都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未来,中国大陆的战略物资储备情况将如何发展,以及这一举动对于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前海国际/文/陈光平